ZKX's LAB

演绎支教故事 诠释“胡杨精神”

2020-10-19新闻19

演绎支教故事 诠释“胡杨精神”

本报讯(记者翟志鹏)10月17日是我国第7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由市教育两委与天津音乐学院共同制作的教育扶贫原创话剧《金色胡杨林》在滨湖剧院首演,同时举办线上直播。该剧生动讲述了我市大学生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的青春故事。

天津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工作以来,始终聚焦当地需求和帮扶实效,将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教育两委自2018年开始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这一举措是全国援疆工作中的首创。原创话剧《金色胡杨林》的故事,就源于这1500余名大学生在和田地区的支教生活,其中的主人公马平武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生马顺武为原型。马顺武曾在和田地区民丰县第一幼儿园支教,支教期间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支教结束后,他主动申请长期留疆工作。

该剧共分为“大漠召唤”“嫩枝展叶”“西风胡杨”“挺立风沙”四幕。在主人公马平武的讲述中,他记忆中的支教生活和一同奋斗的支教教师们鲜活地呈现在观众们面前。在风沙里努力用心记住每一个孩子名字的曾老师,形影不离地陪伴不爱说话的小男孩买买提江的吴老师,跟小朋友们打成一片、立志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于老师,用手机哄千里之外的女儿睡觉、转身擦干眼泪投入工作的带队教师夏老师……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讲述了我市支教大学生投身和田地区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教故事,生动诠释了他们群体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

《金色胡杨林》一剧的主要创作和演出工作均由天津音乐学院师生担纲。创作中,师生们深入到和田地区取材取景,收集支教大学生们的感人事迹,将采访素材经过艺术加工,细腻而感人地呈现在话剧舞台。其中的部分采访影像还作为舞台演出的一部分在剧中播放,为全剧增添了真实、质朴的力量。该剧编剧、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教师孙晓星对记者表示,对学生们而言,《金色胡杨林》不仅是一次排演经历,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学生们从实地采访和创作经历中收获、感悟了许多,有了很大成长,虽然他们目前还没有支教的经历,但已经在舞台上加入了支教队伍,把“胡杨精神”带到了校园。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