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宋时期最大的科考丑闻,是皇帝舞弊还是考官作弊?王安石也在

2020-10-24新闻3

在古代,自从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之后,后世王朝皆效法,成为了封建社会先才任官的基本制度。后历经唐宋,这项制度已经应得非常完善了,尤其是到了宋代,对于阅卷、防作弊都采取了各种措施,较之之前已经非常地完备了。

然而,考试作弊这种事朝朝代代都有,官方能做是只有一点,那就是对待的态度。一是防止作弊;二是发现作弊之后就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为了防止作弊甚至闹出了不少笑话。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有诗云“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这两句诗表面意思是说,在科举考试中,北宋王朝当时对待两个不同阶层举子的态度,即待遇上不公平。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为防止考生作弊所闹出的一个笑话。

据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当时的举人考完试后都是干干净净的,而学究(还无功名的读书人)考完后都是嘴上黑黑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举人所坐的考位,一应物品的供给齐全,陈设甚为排场。有关部门还给他们准备茶水和饮料。而学究科的考试,则帐幕毡席之类的用品全都撤去,也没有茶水,考生渴了就喝研墨用的水,以致人人都染黑了嘴巴。

按照沈括的说法,这并不是要故意为难考生,而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毡幕和送水进行作弊,原因是以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其实这种说法还是欠妥,也很不客观。学究考试会作弊,举人考试难道就不会作弊?显然有失公允,虽不是歧视,总还是另眼相看了。

这个也权当作笑话,搏君一哂吧。但是,王安石曾经做主考时有一场考试,却出了一桩咄咄怪事,我一直是怀疑王安石作了弊。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科考罢,贡院奏上进士名册后尚未殿试,可是在京师已妄传王俊民是这次科考的状元。大家都不知这种传言不知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也不知道这个王俊民为何方神圣。但是当时的考官们都听到了这种传闻。只是不知王安石知不知道,但我觉得他是在装聋作哑。

宋仁宗

当时王安石为知制诰。等到殿试时,王安石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二人同为详定官(呈报皇上前最后审定的官员)。

按按照宋朝的制度,殿试举人先由初考官阅试卷,确定合格者的等级名次;然后再将试卷起来,送复考官审核,进一步确定等次,完了再封卷;最后才交付详定官。

详定官将呈上来的名次拆封审阅,并将初考官所定的等次,与复考官所定的等次对照,如果二者相同就不再变动,如果不同就再详阅不同者的试卷,要么按初考官所定,要么按复考官所定,但不得另外确定等次。也就说,有问题可以重新阅卷,但名次只能是二选一了。这是当时的制度。

当时名次转过来之后,王安石拆封后认为初考、复考所定的第一人都不合适,于是,便想从名册上另外取一人为第一。可是,杨乐道坚持原有的制度,不同意他这样做。这样,二人就为此事争吵不休,还没有结果。

时任太常少卿的朱从道这时为封弥官,闻知此事后想当个种事佬,同时也不想得罪他们二人,就对同掌封弥的人说:“二公何必要力争,我在十天前就已听说王俊民为状元。其事必然是预先定下来的,二公只不过自寻烦恼罢了。”

二人听到后还是各持己见,便各以自己的意见进呈禀奏皇上,想让皇上来定。皇上听完后诏令让按照王安石的意见来办理。也就是说,这个第一不是原来初、复官所定的第一了。

后来等到发榜后,果然如坊间传闻,状元真的是王俊民。只是朱从道为何说是“预先定下来的”呢?

这事确实没有下文,但让人总觉得蹊跷。这个王俊民到底与刚开始的这个第一有没有关系?是前面的考官在作弊,还是王安石在作弊?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此事肯定与宋仁宗有关,这个王俊民或许与皇室有着不寻常的关系。

第一种可能,王安石不知情。由于王俊民与皇室的关系,他老早就走了上级路线,宋仁宗承诺其为本科状元,并私下告知两位考官,于是他的名次便排在了第一位,剩下的就是等待皇帝点状元了。

而王俊民又在市井吹嘘,但王安石并不知情。所以在最终的审核中,王安石觉得他才学不及其他人,认为名次排的不合理,不顾原有的制度,非要将他撤掉。

第二种可能,王安石知情。王安石与宋仁宗一起内定王俊民为状元,王安石发现排在第一的不是王俊民,所以要推翻原来的第一,重新将王俊民放在第一。所以,朱从道认为他不必过于较真,反正这状元尽早都是王俊民的。

第三种可能,这次的争执与王俊民无关。王安石发现这个第一确实不配,便执意要改,众人出言相劝,让他不必太过于认真。

总之,此事疑点甚多。如将最终结果与坊间传闻结合起来想,这无疑是一次作弊,也有可能是宋朝最大的考场作弊案,因为,皇帝有可能参与了。当然,将其说成是科考“丑闻”可能更为确切。

如果作为唐宋八家之一的王安石真的是作弊的“帮凶”,那个就真的太不光彩了。不管王安石在此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但他却给宋朝今后的科考开了个不好的头,即,破坏了原有的科举制度。从他开始以后,详定官得以另立进士名次,后来遂成为定例。

参考:沈括《梦溪笔谈》

#辽宋夏金#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