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青小草绿了乡村红了日子

2020-10-26新闻7

生盖营村周围景色宜人。王慧 摄

“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对于年纪大的村民来说太方便了,按照额定的量来干,一个月算下来能挣四千元左右,老两口够花了,等再干三五年我想和老伴坐坐飞机……”家住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圪丁盖村委会东贾村党俊山说,我今年67岁了,在武川县耗赖村基地已经干了8年了,这里的村民基本都在这里打工,自从蒙草生态来到这儿,我们有活干,有钱挣,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

武川县圪丁盖村委会东贾村村民党俊山边干活边和记者聊村里的变化。王慧 摄

武川县耗赖村基地成立于2013年,蒙草集团依托草种业基地建设,以土地流转 劳务用工的模式与贫困户形成联结机制,使得当地贫困户稳定创收,不断提高收入。2013年起先后在武川县大豆铺、壕赖山村流转村内荒弃地共计8940亩,覆盖农户640户,基地每年固定劳务用工86户。

武川县耗赖山乡基地负责人张福亮告诉记者:“这里村里大部分是老人,来基地上班忙的时候能达到八十人,基地的活正好和农活交叉开了,村民忙完农活就可以来这里打工,人均一天可以挣到150元。”

李左女见证了荒地变良田的奇迹,她站在基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开心地笑了。蒙草生态供图

当地村民李左女也见证了家乡荒地变良田的奇迹。她说,我们手中的荒地之前什么也种不了,一直荒废着,蒙草生态来了之后,将荒废的土地流转到基地进行改良,如今土地真的能种植出作物了,企业不仅给我们流转土地的钱,还让我们来基地打工挣钱,这种好事以前想也不敢想。

据了解,武川基地建设流转前土地均为荒地,蒙草生态在当地种了760亩共26万棵樟子松,经过多年草业基地建设,目前所有土地以种植牧草和乡土多年生花卉进行制种,经过改良,已有4000亩左右土地具备良好耕作条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表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区位不发达,相对偏远,人们去城里边儿打工,家里的老人就没有人照顾了,他们需要就近找一份工作。蒙草有些基地就是建立在贫困户比较多的地区,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县、武川县、五原县和苏尼特右旗等就建立了十多个基地,盘活了6.2万亩的土地,保证了周围的贫困户能够长期受益。截至到2018年,蒙草在生产基地和项目上合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160多户,人均能达到每年3万块钱左右的收入。

生态治理的主战场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这里同样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生态价值不高与农牧民致贫存在必然联系。2019年,位于内蒙古“敕勒川草原”,以“草生态”为主、专注“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蒙草综合性种业研究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种业中心建成后也给周边的来百姓带来了新的机遇。

呼和浩特市生盖营村村民任根用在新房里给记者讲述这些年家里的变化。 王慧 摄

“上班只需要骑着电动车,几分钟就能到岗。每天给小草浇水,有其他活儿也会干,中午回家还能休息两个小时,一个月能挣四千元左右,加上流转土地的钱,一年下来家里能收入十几万元。“说起这里生态的改变,呼和浩特市生盖营村村民任根用告诉记者,种业中心改造的花海廊道,把我们这个小山村装扮得生机勃勃,到了旅游旺季,来这里游玩拍照的游客非常多。据了解,蒙草种业中心落户生盖营村后,除在土地租赁、房屋租赁等为村民创收外,季节性用工平均每年约6420人次。

蒙草生态种业中心附近已经成为游客的“打卡地

”。王慧 摄

青青小草让原本只能靠天吃饭的村民如今也吃上了“生态饭”,更将寸草不生的荒地改造成为“城市绿洲”,蒙草生态秉承的“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理念在这里做出了生动的实践,小草虽小,却让乡村变绿变美,让村民富足安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