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打响抗日第一枪”的盘锦籍爱国将军王铁汉及其故居

2020-10-27新闻23

在盘山县有限的名人当中,王铁汉是其中之一。

王铁汉(图自网络)

王铁汉祖籍山东省即墨县,在其曾祖王有贵那一代迁徙到盘山,在今天的羊圈子镇才屯村落了脚。祖世务农,历经数代刻苦经营,到王铁汉 1905 年出生之时,家庭经济已颇是不错。王铁汉自幼就好读书,9 岁时已读完“四书”,相继求学于锦县县立第二高小、辽宁省立第四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弃笔从戎,求学于东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步科,毕业后服务军旅,转战南北。之后,王铁汉又相继入北平中国大学、陆军大学、国防研究院深造,终生求学若渴,有儒将风范。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之时,王铁汉正在东北军陆军独立第七旅第 620 团团长的任上,驻军在北大营,这使他成了此事件的亲历者。后来在《王铁汉先生访问纪录》一书中,他详细追述了事件的经过,其中一段是这样说的:十九日上午一时四十分,日军步兵二百余,并有跟进的部队,逐次向本团接近,炮兵也开始射击本团营房。此刻适奉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厅长荣臻电话,询问情况,并严令“不准抵抗”。我答称:“敌人侵吾国土,攻吾兵营,斯可忍,则国格、人格,全无法维持。而且现在官兵愤慨,都愿与北大营共存亡。敌人正在炮击本团营房,本团官兵势不能持枪待毙。”荣厅长当即指示:“将枪弹缴库。”我答:“在敌人炮击之下,实再无法遵命,我也不忍这样执行命令。”……正在准备撤退的时候,敌人步兵四百余人,已向本团第二营开始攻击,我即下令还击,毙伤敌人四十余名。就在敌人攻击顿挫之际,忍痛撤出北大营,正为十九日上午五时。本团第五连连长陈显瑞负伤,士兵伤亡十九人……

也正因此,王铁汉成了“打响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

1933 年 5 月,王铁汉升任第 67 军少将参谋长,先后参加了长城及冀东等抗日战役。1947 年 9 月,王铁汉奉调回东北,1948 年 2 月被委任为辽宁省主席。当时,辽宁省有五六十万难民,生活无着,情绪不稳,鉴于此,王铁汉及时制定了“以工代赈”条例,以纾解难民生活之艰,期待以此稳定社会治安。随后,又颁行了“由难民代办荒芜田地” 的办法,也算是一项积极的土地政策。到 1948 年 10 月底,王铁汉的这一职务随着卫立煌的撤退而告结束。

王铁汉的父亲王玉德、母亲石氏,先后辞世于 1921 年、1924 年。他还有一个弟弟叫王铸铁,比他小 4 岁。王铁汉于 1949 年去台湾之后,兄弟二人失去了联系,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又开始了通信往来。王铁汉 1933 年娶妻张玉然,育有二女,均移居美国。通过《王铁汉先生访问纪录》一书可知,王铁汉的个人生活素崇纯真,并时懔“惟俭可以助廉”之训。骑猎、音乐、摄影等皆王铁汉所爱好,尤眷念边塞生活。1995 年,王铁汉于台湾去世,享年 90 岁。

修缮后的王铁汉故居 林松 摄

王铁汉故居,位于盘山县羊圈子镇才屯村,原为一座四合院,东西有配房,前有大门,两侧有耳门,大门内有影壁墙,后被拆除了一部分。王铁汉故居现存正房 7 间,进深 6 米,面阔 23 米,占地面积 343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40 平方米,属囤顶式建筑,石砌基础,上砌青砖,为里生外熟砌筑法,木制花格窗扇,门为对开式。王铁汉故居因建造时间较长,至 2009 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之时,房屋主体已下陷约 0.5 米,虽大部分建筑构件已被翻新修缮过,不过房屋的过梁、檩子、椽子、苇笆、木制望板等木制构件,以及部分墙体仍然保持着原貌,院内尚保留着拴马桩、门槛石、柱础石等建筑构件以及石槽子。

王铁汉故居于 2017 年经辽宁省文物局专家论证,其抢险加固维修工程设计方案获得批复通过,2019 年 7 月修复工程启动,当年底竣工。王铁汉故居早在 2014 年就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成为盘山县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 盘锦发布

#抗日战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