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三五”成就看南京│5年“绣花”,南京交出美丽新画卷

2020-10-29新闻8

来源:紫金山新闻

10月29日上午,市委市政府举行“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发布会,城乡建设、交通、城管、规划资源4个部门提交城市建设“答卷”。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南京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在基础设施能级、宜居环境品质、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不断发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品质不断升级。5年来,南京城“长大”68平方公里,轨道交通延伸了169公里,近千个老旧小区实施了精细化整治。

“十三五”成就看南京发布会现场。

2016年,新成立的江北新区拉开了建设大幕,吹响了城市拥江发展的号角。南京加快建设江南、江北双主城,中心城区有效拓展,东山、仙林片区融入主城同城化发展,河西南部、南部新城等重点板块高标准打造。2019年,南京建成区面积达到823平方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68平方公里,增长近10%。常住人口850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26.41万人。“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市域空间格局基本构建。

城市建设让南京更有气质。

5年前,南京启动了新一轮环境整治,太平南路重塑历史商业街,玄武大道打造四季景观,立起了精细化的标杆。2017年,南京发布“精细化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将城市建设和管理纳入精细化工作。在精细化环境整治中,南京始终坚持“绣花功夫”,发扬“工匠精神”,以绿色发展理念,改善城乡人居环境。5年来,南京共完成49条主次干道、261条背街小巷、920万平方米建筑立面、75.5公里河道岸线、910个老旧小区等综合整治工作。在推进颐和路、老门东等历史地段更新保护的同时,也加快窗口地区品质提升,打造了水木秦淮、喵喵街等一批主题街巷、特色街区,彰显历史风貌与现代都市融合共生的城市之美。

城市建设让南京更加宜居。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南京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总体要求。2016年以来,清退沿江生产型岸线超30公里,完成沿江绿化造林1万亩、湿地修复0.7万亩,22个国省考断面和7个省控入江支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一江两岸和长江支流的金川河、外秦淮河等,还开展了风光带的打造,为市民创造绿水青山的休闲环境。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十三五”期间,南京围绕首位度提升,加速构建直连全国的“米”字形高铁网络。2019年底,铁路运营总里程476公里,沪宁杭合形成“一小时高铁交通圈”。在过江通道建设上也全面发力,至今年年底五桥建成后,将累计建成10处12条过江通道,形成“7桥2隧3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跨江通道体系,高效支撑两岸融合和江北新区、自贸区与主城联动发展。“十四五”期间,南京还将推进锦文路过江通道、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和七乡河公铁共建通道。

2017年,南京创成全国首批“公交都市”,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元公交网络体系。全市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2.5%,比5年前提高了5.5%。轨道交通(含都市圈城际和有轨电车)建成12条,运营里程394公里,5年时间增加169公里。

城市面貌的提升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5年来,城区主干道机扫率已达到100%,完成1973条背街小巷整治,着力整治门前三包范围内的垃圾乱丢、杂物乱放、倚门出摊、占道经营等行为,让干净的环境长期在线。11月1日,南京将正式开始强制垃圾分类。“十三五”期间,南京的垃圾末端处置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江南焚烧厂二期、高淳焚烧厂等重大工程陆续建成运行;江北焚烧厂二期、六合焚烧厂项目加紧推进,垃圾末端处置能力新增3000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950吨/日,满足全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要求。

南京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众多。“十三五”期间,南京通过一些列规定和办法,对老城建筑进行控高,对历史建筑实施告知书保护制度。5年时间,公布了276处保护名录。南京还以百子亭、西白菜园等历史风貌区,进行活化利用创新,使其注入活力,打造历史文化的新品牌。尤其是小西湖(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的微更新,作为老城南建筑,告别大拆大建,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保护模式,既留下了烟火气,又传承和再生了文化,成为南京历史地段城市保护更新转型的标志。

南报融媒体记者 何钢 图/文

#环境整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