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铁人故里换新颜

2020-11-23新闻9

初冬时节,当万物在寒风中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时,在酒泉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处处可见“铁人”精神感召下的生机和活力。整洁靓丽的新居、欣欣向荣的韭菜产业、古朴怀旧的农耕文化园,共同书写着铁人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铁人村是“铁人”王进喜的出生地和成长地。今年初,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着力提升人居环境

在铁人新村高标准楼聚式二层居民住宅小区,张玉萍的家里温暖如春,各类绿植点缀在洁净雅致的陈设间,张玉萍笑盈盈地拾掇着屋子。“我们2017年底搬进来的,当时买房政府还补贴了2万元,实现了集中排污、集中供暖,和城里人的生活没啥区别了。”张玉萍告诉记者,丈夫在外务工,每年收入5万左右,她在家种了温室韭菜,另外还种着5亩地,每年收入4万元左右,两口子齐心合力勤劳致富,生活越来越好。

“‘铁人’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作为铁人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我们要处处发扬‘铁人’精神,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张丽萍说。

今年,铁人村着力打造提升人居环境,投资2700多万元,建设童子泉水系景观带、铁人河道景观带、农耕文化园、农家乐、赤金大院等乡村景观,修建高标准楼聚式二层居民住宅132套,改造农户住宅90套,安装路灯208盏,配套实施了集中供暖、排污管网架设等工程,建设日处理量8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2座,建设旅游公厕1座、改造水冲厕所140户,提升了乡村面貌。

持续推动产业发展

在铁人村村民汤淑华家的大棚里,绿油油的“冬韭王”韭菜长势喜人,再过几天,第一茬韭菜就能收割了,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头茬韭菜能收入4000元左右,这个占地只有0.6亩地的大棚收入过万元。

铁人村始终把发展产业、提升群众致富能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按照镇党委、政府“以韭菜产业为主,设施养殖、高效制种、劳务输转为辅,以旅游产业为新增长极的‘1+3+1’产业体系优势”的产业发展思路,深度挖掘优势资源,提持续壮大富民产业,2019年,铁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32万元。

铁人村布局建设集经济生产、科技示范、科技培训、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韭菜产业示范园,通过开展13个新品种引进、条播穴植、生物线虫防治、水肥一体化的新技术研究,培植有机韭黄、培根韭菜、盆景韭菜等新品种,建成赤金镇甚至酒泉的韭菜产业新高地。在生态产业园的引领带动下,全镇累计建成日光温室韭菜7742座1.6万亩,年销售韭菜1.4万吨,总产值达5600万元,附带运输、劳务等增加收入1500万元,韭菜产业的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2020年,铁人村持续推进铁人故里AA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实施赤金客厅、韭菜博物馆、农耕博物馆、铁人留宿馆“一厅三馆”布展。至目前,铁人事迹陈列馆已开工建设,铁人村全年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次,带动群众直接增收约100万元。

发展民俗民居 弘扬“铁人”文化

走进铁人村农耕文化园,一幅幅色彩明快、富有乡土气息的墙体油画,一件件承载着农耕记忆的生产生活工具,将人们的记忆拉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在铁人留宿馆,吱吱呀呀的木头门、土坯院墙、木制窗棂及屋内简朴的陈设,定格了艰难岁月里的“创业史”,诉说着“铁人”艰苦朴素的作风。

今年,铁人村充分挖掘“铁人”文化旅游资源,投资700多万元,恢复铁人文化街、和平老街、乡村振兴街乡土老街,建设和平剧院,改造民居民宿40多套,保留了60年代河西农村的民居风格,修缮磨盘、麦仓、骡马器械、炕桌、簸箕、衣柜等生产生活工具,邀请美术学院师生绘制乡戏、解放、土改等富有乡村气息的墙体油画30多幅,打造老醋铺、油坊等传统作坊11家。

铁人村始终坚持深入挖掘铁人精神这一红色文化资源,依托铁人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优势,坚持向先进学习,经常性开展“读一本书、讲一堂课、说一句语录、讲一则故事、听一段广播、看一部电影”“六个一”等铁人文化系列活动,打造“王进喜的童年”情景剧、“三代人讲铁人”等精品文化节目和精品课程,开展“铁人”精神与我同行系列文化活动,举办“铁人”王进喜诞辰纪念活动,在“铁人故里”AAA级旅游景区内展示“铁人”精神和“铁人”语录等,以浓厚的“铁人”文化氛围为依托,激发党员群众敬重“铁人”尊崇“铁人”的情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