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旗下讲话】尊重他人,从关爱残疾人开始

2020-11-25新闻17

原标题:【国旗下讲话】尊重他人,从关爱残疾人开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尊重他人,从关爱残疾人开始。

当我们每天迎着朝阳,面朝希望,你可曾想过,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只能坐在冰冷的轮椅上,木讷的眺望远方;当我们与身边的朋友津津乐道,或是陶醉于动听的乐曲中,你可曾想,一些人连聆听一声鸟语都是奢望;别人的奔跑与欢笑,在他们的眼里,可能是暗淡沉寂的......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们:他们或双目失明,依靠手杖探路前行:或失去双腿,乘坐轮椅才能活动:又或瘫痪在床,需要家人的常年陪护......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身患残疾。为此,1992年第47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旨在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增进人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使他们享有参与社会的平等机会。

九(16)班的卢茂阳和顾本昊同学在讲话中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无法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你知道吗,全球大约有十亿身患残障的人士,其中有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这一数字,仍在快速的增长。据我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各类残疾人总数八千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自身功能的障碍,他们受到很多人的岐视与偏见,很多人对这些残疾人的生活却从未关心,对他们常常视而不见,不予以尊重。再加上生活的不便,也因此,残疾人成为一个更需要我们关爱和尊重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有1000万左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尚得不到保障;全国尚有数十万残疾儿童因贫困失学或辍学,我们同样生活在一片碧蓝的天空之下,共同享受着阳光和雨露,可是生活却给了他们这样痛苦、不公的遭遇,可是他们也同样渴望温暖,渴望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渴望像我们一样在这里享受知识的滋润。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残障人士的生活,究竟如何呢?有些遗憾地说,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残障人士的福利政策并没有显著提高。仍有很多残障人士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关爱。

尊重和关爱残疾人我们每一个人应当践行。在我们美丽的滁州,我们经常能看到,人行道一侧醒目的盲人专用道,公共厕所里的残疾人专用厕所,还有学校,公园,政府部门处处可见的的无障碍通道,还有社区对残障人士的保障措施,都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对残疾人的尊重,以及国家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与帮助。

我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曾经说过:“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对全世界亿万残疾人来说,肢体上的残缺即成事实,可总有一些人,他们从未向命运所屈服,从未停止追求梦想的脚步,海伦.凯勒虽双目失明,却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文字,流露着光明与希望,霍金用他仅能活动的两根手指,却敲打 出一部科学巨著,网络上,我们也常看到,用脚趾写字、弹琴,在我们看来,是如此惊叹,而这些人的生活,却又是如此不易,没有这些残疾人坚强不屈的毅力和独立,又哪有中国在残奥会上的骄人战绩!

同学们,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风暴中展翅翱翔,他们比我们缺少的可能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可他们比我们多的是坚韧与顽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和关爱他们呢?每一位同学都要争做关爱他人的实践者,也许是一次搀扶,一声问候,又也许是一次避让,多绕一点弯路……

同学们,理解、尊重、关爱与互敬不仅是中华传统的美德,更是我们的人生智慧。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集在他们的身上,不强占盲道,看到障碍物小心移走;学习一句表达问候的手语,体悟指尖上的爱与美;耐心听完残障人士的询问和请求,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不歧视,不偏见,对于身边身有残疾的同学和朋友,我们更应该给予自己最大的呵护与照顾……这些不过是我们能做到的举手之劳,却传递了社会的温暖和希望。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伸出双手,传递温暖,用关爱润人心,尊重我们身边的残疾人士,尊重身边每一个人!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残障人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