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读懂曹操:“枭雄”或“英雄”,都是他

2020-12-01新闻13

谈起曹操,你们会怎样的词语形容他?奸雄还是忠臣?其实没有定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他,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也是他,这说明了人都是复杂的,立场不同,所做的事情不同,自然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不同。

年少时期的曹操不安于现状,热血、纯真、不羁、果敢,曹操在任洛阳北部尉时曾诛杀夜行的蹇硕叔父,蹇硕可是一个大佬级别的人物,可见曹操当时是多么有勇气。后来曹操转任议郎和济南相后表现出不畏权贵、不耻宦官的态度和立场,这一时期的曹操更像是一个热血青年,敢于向宦官和外戚发起挑战,实在是勇气可嘉。他生性如此,自然一生也会如此只不过后来学会了隐藏自己罢了,不然也不会写出《观沧海》这等浪漫的诗篇。

东汉末年权力掌握在外戚、地方士族和宦官手中,而曹操对外戚和宦官一直比较反感,那就只能和地方士族联手,但是外戚和宦官又从来与皇权是紧密相连的,曹操选择和地方士族联手,那自然就与皇权站在了对立面上,且这种对立无法转化。黄巾起义之后地方士族的权力被增强,渐渐形成割据势力,而董卓这时候废皇帝打破了这种常规状态,自然成为了曹操和地方士族的眼中钉。于是曹操决定联合地方士族一起征讨董卓,迎回天子来稳定朝纲,可地方士族大多不肯真的打起来,任曹操慷慨陈词一番动员也不起作用。

曹操便自己打,掏空了自己的家底,还借着钱打,可到头来却发现这群士族没把皇帝当回事,对皇帝的废立只看有无需要,不管规矩如何,曹操顿感无望。朝政被宦官把持,外戚又是无能之辈,士族又总是事不关己,这些现实给了曹操一记重击。本来是一个热血青年,但发现光谈理想天下没有人可以与自己共操大业,于是开始只谈利益。

也是被现实捉弄的人,既然理想这条道路行不通,那便找个能行得通的路,曹操在对这些士族失望之后,便开始采取利益最大化的措施。他为报杀父之仇屠城,展现了他的冷血;烧掉手下同袁绍秘密来往的信件、放走毕谌后再次抓获仍委以要职等等都体现了曹操在政治上利益至上的原则。但曹操总归骨子里还是那个热血青年,或许是出于对英雄的尊重,强者之间总惺惺相惜的,他放走斩颜良的关羽、感怀宿敌袁绍……

不管是奸雄也好,纯臣也罢,都不可一概而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只看到功劳,也不可只看到他的过错,应该辩证地看待他,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这种矛盾的人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与曹操“谈谈心”或许能让你有不同的感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