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民乐史诗《紫禁城》上海首演,90后为600岁紫禁城献礼

2020-12-31新闻54

“故宫的感觉出来了。”“90后作曲家值得期待。”“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演出现场

在故宫博物院特别支持下,作为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活动之一,12月30日晚,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民族音乐史诗《紫禁城》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从作曲家李博禅到导演、舞美、灯光、多媒体设计,《紫禁城》的主创团队均为“90后”。他们从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出发,用民族乐器、民族音乐,为600岁的紫禁城献上了贺礼。

演出当晚,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专程赶到上海,出席了《紫禁城》的首演。当晚的音乐会还通过腾讯艺术直播,收获了30万人次的点击观看。

音乐会由五个篇章组成:第一篇章《东方奇迹》,民族管弦乐与合唱全景式呈现了紫禁城;第二篇章《中华礼典》,古老的编钟叩响悠远的金石之声,华夏礼乐翩然而至;第三篇章《卉木拾音》,弹拨乐与乐队表达了木结构建筑的灵动与精巧;第四篇章《风雨沧桑》,管子与乐队回望历史,讲述了紫禁城的岁月沉浮;第五篇章《文明之光》,在民族管弦乐与合唱中推向高潮,帝王的紫禁城如今已经成为人民的紫禁城。

每一篇章之间分别插入了幕间曲《春》《夏》《秋》《冬》: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银杏,冬有雪,以四季轮转的方式,诠释紫禁城的季节之美和生命张力。

“在我眼里,紫禁城首先是一个心中的小家,同时它又是中国的大家、是世界的大家。所以我把目光从小放到大,希望把帝王的紫禁城变成人民的紫禁城、再变成全人类的紫禁城这样一个过程展现出来。”李博禅如此阐释创作理念。

“故宫的感觉出来了。”“90后作曲家值得期待。”“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第一声音符奏响后,观众们纷纷发表弹幕感叹。

除了乐声悦耳,音乐会吸睛的还有舞美设计:舞台上没有直白地运用紫禁城的实景图片,而是提炼出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古建屋顶装置时而聚合、时而分开,时而金黄、时而银白,营造出层峦叠嶂、古楼明月等不同景致;幕间曲《春》《夏》《秋》《冬》通过变幻的多媒体影像,展现出四季的唯美;金水桥由舞台延向观众席,仿佛往前几步,观众便能踏入紫禁城的世界……

“‘90后’对传统文化的爱特别直接,但是又不俗气。”第一次看到舞美设计时,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便忍不住感慨,“他们没有程式化的东西,对多媒体的运用其实非常节省,也比较抽象,但是成功地让静态的建筑和动态的音乐结合,我特别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很高级。”

演出当晚,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也才知道,主创团队是“90后”,“600年的紫禁城对于历史来说还很年轻,我也很好奇,‘90后’们到底怎么看待这600年,他们又是怎么用音乐语言来描绘、来展示这600年,这种展示对他们的同龄人又会产生怎样的共鸣。”

两年前,上海民族乐团就有为紫禁城打造一部原创民族音乐作品的想法,“紫禁城代表了中华文明的璀璨结晶,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优秀符号,而当代故宫又是那么充满创意和魅力,展现出的是古老中华的青春活力。”罗小慈说。

“民族音乐和紫禁城的建筑、文物一样,滋养生长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在文化调性上是高度契合的。用民族音乐的语言来展现紫禁城建筑的美以及传统文化的美,是一个新的尝试,又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想法。我们是互相选择的一个结果。”

王跃工回忆,当罗小慈带队赴京阐述初步的想法时,他们便拍手叫好,决定将《紫荆城》音乐会纳入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活动,成为重头戏之一。

为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疫情之下,故宫博物院排除万难,策划进行了六类纪念性活动,比如,召开了一系列以此为主题的研讨会,举办了一系列以此为主题的展览,出版了一系列专家的学术著作。此外,他们也拍了一些影视类作品,比如《上新了,故宫》《故宫新事》《我在故宫六百年》,还表彰了一批为故宫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90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