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斑马网络“重启”,前路漫漫

2020-09-25新闻10

斑马网络“重启”,前路漫漫

阿里巴巴集团是斑马网络第一大股东,这是斑马网络“重启”的信号。这也意味着传统互联网三巨头BAT真正在汽车行业“直面搏击”。

相比于百度和腾讯,斑马网络基于阿里巴巴自研AliOS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平台——斑马智行,是到目前为止仅有的具备底层车载操作系统自主权的平台。

前装搭载在荣威、名爵、新宝骏、福特、观致、大通、斯柯达、东风雪铁龙等8个品牌38款100多万辆车的成绩,是斑马网络的“过去时”。

当初阿里巴巴与上汽合资斑马,目标是在五年内(2015-2020年)拿下约600万辆新车市场。 尽管距离当初设定的目标相差甚远,但斑马的“突围”也代表了互联网与汽车行业的第一次深度融合。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一贯的“赢家通吃”模式,并不能在汽车行业简单成功复制。因为没有车企的销量作为支撑,汽车+互联网就是科技泡沫。一、600万辆目标遥遥无期

斑马的发展,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时间追溯到2014年7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互联网汽车”项目合作。

2015年3月12日,由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10亿元成立斑马网络,致力于为汽车全行业提供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

而斑马智行便是由斑马网络所打造的基于AliOS的互联网汽车开放平台。2016年7月6日,斑马智行1.0确定了以语音为核心的交互架构及以地图为桌面的产品理念;

2017年12月28日,斑马智行2.0将语音交互从主驾拓展至副驾,搭建起了用户间的沟通基础设施;

2019年6月5日,MARS(V3.0)开启了斑马智行的新时代。AI场景引擎正式上线,实现了更多个性化的出行服务推荐。

短短5年时间,斑马完成了一次艰难的突围。而背靠的AliOS也是视为中国企业在车载操作系统上的一次“阶段性胜利”。

然而,距离当初设定的600万辆目标,斑马仅仅完成了不到20%。

难度也显而易见,对于销量排名靠前的车企来说,放弃自己开发OS(不管是车企联盟AGL、还是基于安卓的二次开发),就意味着某种意义上开放了用户和数据入口。

同时,阿里巴巴两年前开始向其他客户独立推进其AliOS业务也受到了斑马另一大股东上汽集团内部的阻力。

而腾讯的强势出击和过去两年时间的车企合作成果,是打破这种沉默的外部推力。对于斑马来说,必须上升到阿里巴巴集团级别,才有可能与腾讯竞争。

对于斑马来说,市场份额决定生死。尤其是近年来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持续下滑,走出“上汽圈子”,是当务之急。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0上半年智能汽车IVI系统搭载量市场报告》显示,今年1-6月斑马智行系统新车上险量不到15万台。

主要原因在于上汽系旗下自主及合资品牌车型销量处于下行周期,而这些品牌是目前斑马智行的主要份额贡献来源。

而早前斑马开拓的一些合资品牌,比如福特,也因为百度与福特深入合作SYNC+,而宣告“出局”。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拓展市场边界,已经刻不容缓。二、力出一孔,才是王道

过去两年时间,也是一线自主品牌全面发力智能座舱、车联网的关键阶段。吉利、长安、长城、广汽等一线自主品牌不断强化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陆续推出了下一代信息娱乐及车联网系统。

其中,吉利+亿咖通、长城+仙豆的车企自主定义模式,长安与腾讯合资的梧桐车联、以及广汽与腾讯车联的深度合作,AliOS+斑马的重合作模式已经遇到市场障碍。

与此同时,百度DuerOS的超级APP轻模式,由于不涉及到车企的底层操作系统和中间件,无论是成本还是合作模式,都相对较为简单。

而腾讯车联的合作模式,介于百度与斑马之间,通过提供轻量化、生态化、跨平台、跨终端的工具链构建生态车联网。

更关键的是,相比于腾讯,阿里巴巴缺乏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生态体系。比如,微信、游戏、音乐、娱乐等等,都不是阿里巴巴的强项。

此外,斑马本可以觊觎的二三线主机厂以及高性价比走量品牌的合作机会,也遭遇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异军突起的华为。

新宝骏在与斑马合作一款车型之后,其余车型均选择了华为华为HiCar智慧互联解决方案。相比于传统的手机车机互联模式,HiCar实现了手机与车辆的更深层次融合。

这对于成本控制严格的低价车型来说,无疑是降低开发和运营成本的杀手锏。按照华为最新公布的数据,HiCar生态合作车企伙伴已经超过20多家、150余款车型。

考虑到即将上车的华为自主研发的底层操作系统鸿蒙OS,加上自带的5G车联网技术,也将是未来斑马的强劲对手。

要深耕汽车行业,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内部面向出行及汽车行业业务的整合是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

三、阿里巴巴出手,未来走向何方?

2019年8月28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成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战略重组斑马网络和AliOS,并将合作领域扩大至汽车出行平台、自动驾驶、汽车行业云等领域。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成立了斑马智行网络(杭州)有限公司,承接AliOS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便于整体注入战略重组后的斑马公司。

而最关键的一步,则是战略重组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斑马网络的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斑马将彻底摆脱“上汽束缚”,全力出击抗衡腾讯、华为、百度等对手。

同时,斑马网络将充分协同阿里巴巴集团在语音、视觉、芯片、IoT、云计算、地图、支付、电商等领域技术和生态优势。

“和车企一起重新定义汽车”,成为斑马的新使命。也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斑马网络联席CEO张春晖的新挑战。

作为AliOS创始元勋,张春晖曾负责组建超过800人的AliOS核心研发团队,并于2016年主持开发基于AliOS开发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9月17日,在2020杭州云栖大会上,一汽-大众和斑马网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斑马网络重组之后的首个合作伙伴落地。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和智能座舱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跨产业融合数字化创新样本。

双方将组建联合产品团队,共同规划并设计车联网主线产品,斑马协助一汽大众推进大数据模型、数据中台和数据治理的建设。

对于“重新出发”的斑马网络来说,如何不让一汽大众重蹈福特的覆辙,至关重要。更有业内人士指出,“战略合作距离最终量产落地的实质性商业合作,还有很长的距离。”

与此同时,《高工智能汽车》获知,目前斑马网络正在内部牵头部署智能座舱创新硬件设计、ECU/DCU的融合组网策略以及车规级Hypervisor的设计和研发。

此外,涉及到ADAS及自动驾驶的新业务板块也正在筹划。考虑到阿里达摩院的后台技术支持,斑马网络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技术产品的“出海口”。

张春晖在此前的一次公开场合曾表示,未来十年人机共驾、车路协同是接下来发展趋势,融合感知、连接、计算的平台是关键,“斑马网络未来将协同阿里巴巴数字交通操作系统能力”。

斑马网络也已经制定了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发展“三部曲”战略规划,即全面深耕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支撑“智能车机——智能座舱——智能汽车”的AliOS汽车操作系统。

“Powered by AliOS”成为斑马网络的全新战略发力点。同时,斑马网络也将开启下一轮融资窗口。

至此,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百度将在智能座舱、车联网及智能驾驶三大未来汽车核心技术领域展开“肉搏战”。

如今,摆在张春晖面前的第一个坎,就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第二个100万辆新车搭载目标,要知道斑马网络之前用了5年时间才完成第一个100万辆。

未来市场如何走向,还有待时间验证。

#IT新经济#斑马#重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