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2020-09-25新闻8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没肉肉,不开心!” 《春宴图》局部。

逛博物馆,已成为时下火热的文化生活方式。

漫步在博物馆,如同在历史的时空中穿越。不同的文物,或庄严肃穆、或惊艳震撼……

而还有一些文物,放大细品,除了增加到一些“奇奇怪怪知识点”外,有时还会触发笑点。

比如,这件形似蜈蚣精的坛子——宋代多角坛: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宋代多角坛

“多角坛”,浑身长满了“角”,名字倒也相得益彰。

一开始,看到这类文物你可能被古人奇怪的审美“丑”瞎眼。

不过,这样奇怪的造型可不是为了照顾视觉审美的。

它是一种随葬器物,照顾的是“亡魂”。主要作用是在地下继续为亡魂提供粮食,防止灵魂们挨饿。

这种器物一开始出现于唐代,后来沿用到宋代。

从晚唐到南宋,它作为谷物储藏器的功能在古代墓葬中一直不断被强化。作为谷仓的功能,“多角坛”从其造型上也得到反映。

宋代多角坛的造型多数吸收了当时谷仓的仓门等造型。

博物馆中除了“多角坛”,还有一些叫“多角瓶”: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北宋青釉多管瓶,浙江龙泉出土

这些“多角类”,它们作为一种冥器一直都承担着随葬器物的功能。

除了上面这个,如果在博物馆中碰到的奇葩文物先不要只在审美上否定古人,文物背后也值得我们了解。

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这件——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一件文物,曾被网友戏称为“灵魂画作”。

简单粗暴的几笔线条勾勒出一只鸟,一条鱼和一把斧头。

许多人认为这就是当时一个儿童的涂鸦之作。

然而,真实情况可不仅仅是这样。

史前时期,飞鸟在天与鱼游在水都是远古人很容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这不可不但是史前人喜欢鸟和鱼,所以就在陶罐上画出鸟和鱼来欣赏这么简单。

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写实的纹饰是都有其象征意义的,这些纹饰应当还有它作为纹饰之外的含义。

什么意义呢?远古图腾崇拜。

而这个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传递了什么?

我们细看陶缸,分别由鸟、鱼、石斧三部分组成: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汝州阎村彩陶缸 细节图。

“石斧”,它还有一个称呼叫石钺: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石钺

不管是史前的石钺、玉钺还是青铜时代的铜钺,通常都象征着王权和族权。

鹳鸟和鱼的状态,预示着当时“鸟图腾”崇拜的部落打败了崇拜“鱼图腾”的部落,最后夺得王权。

而鸟和鱼的姿态,很可能还传递着生与死,阴与阳的观念。

这可不是随意说说。

如果你曾留意过汉代画像,很容易找到类似于鸟与鱼的图像,比如下面这幅: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汉代画像

而鱼在汉画中一直是不一样的存在: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鱼车出行图

所以,彩陶上的这些纹饰不仅光从艺术审美上去观看,还要明白一点:它可能记录了那个时代留下的证据。

既然说到放大细节看文物,就不得不说说各博物馆中的古画了。

看古画,最大乐趣——莫过于放大、放大、再放大!

不过,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宋代宫廷画家马远的《踏歌图》:《踏歌图》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宋 马远 《踏歌图》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宋代宫廷画家马远,向来以作品“高大上”题材为著称。

比如,大家熟知的关于文人墨客相聚的《江亭望雁图》: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江亭望雁图 马远

又比如参加皇帝宴会的《华灯侍宴图》: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华灯侍宴图 马远

取景以小见大,视野空旷辽阔。

《踏歌图》,乍一看,也是如此: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踏歌图 马远

然而,放大放大再放大之后,你就会看到一群好像在跳恰恰舞,又好像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老头: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踏歌图》中的四位农民

以及围观的母子俩: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踏歌图》中的妇人、孩童

马远以“农乐”为题材的画并不多,《踏歌图》是为数不多的几张之一。

在整张画中,人物占的比重也不大。

但这不大的比重却在整幅画中极为引人注目。

有多注目?

下面是根据马远的这件作品做出的踏歌动图,可以体验一下。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踏歌图》动图

当然,除了放大细看到人物的欢快、有趣外。

要知道这幅画其实是以农民的欢乐节庆来传达政治主题的作品。

画上角,皇帝亲题的诗为证。

身为南宋画师的马远用“斧劈皴”画北方的山川,以此象征着国力强盛;中部林中若隐若现的楼阁则是帝王都城的景色,象征帝王或皇权。

最下方的妇人、孩童与四位农民则代表着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在忧患重重,风雨飘摇的南宋,画中景也许是他们最美好的愿景了!《钱选西湖吟趣图卷》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钱选西湖吟趣图卷》钱选 南宋

那些“奇奇怪怪”的文物背后,好多“知识点”

不想学习,不想工作,不想写文。

这么久没更文了,像极了咸鱼的我!

#文物收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