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湖南会同:这杯“扶贫茶”,值得细品

2020-09-25新闻3

摘要:今年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会同宝田茶场已接到多笔国内及欧盟等老主顾订单,其中最大一单就达10万斤。

湖南会同:这杯“扶贫茶”,值得细品

清晨的会同县宝田村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村民们早早来到茶场,楠竹编织的背篓里满载着翠绿的嫩芽,茶山脚下机器开动,源源不断的绿色“黄金”倾泻而出。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属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2014年至2019年,会同县累计实现近7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8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0.26%。

当一片片梯田茶园依山而建,一条条宽阔的绿带在群山之间舞动,“委托扶贫”的新模式让茶业成为了当地脱贫富民的“绿色银行”。

宝田茶场有“宝田”,勤劳播种辛福茶

走进宝田茶场,散布在茶树丛中的采茶人熟练地采摘着茶叶。72岁的李老太身姿矫健,指尖翻飞;18岁的侯文静面含笑意,手法纯熟……

湖南会同:这杯“扶贫茶”,值得细品

茶园里劳作的采茶人(9月23日摄)

家住翁料村的唐自菊则很满足,“茶园开园时,我就来摘茶叶,一天能挣一两百元。”几年前,丈夫在外打工时把腿摔成骨折,落下残疾,失去劳动能力,2016年她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唐自菊说,到茶园采茶,采得多的,一年能挣一万多元,她因为家里还有3个孙子需要照看,空闲时间不太多,但一年下来也能收入6000多元,此外年底还有合作社分红。唐自菊说:“我喜欢这样的工作,既不用出远门,又不耽误家里养鸡喂猪做家务…… ”

而对于因母亲重病致贫的梁云秀来说,茶园不仅仅给了她工作机会,更让她有了让生活重回正轨的信心。5年前,她与丈夫蔡文中被优先考虑到茶厂上班,夫妻俩一年的工资有近10万元,这让她不但还清了欠债,还建了新房,买了车。

四方合作,打造茶叶扶贫的“潇湘样本”

宝田茶场副总经理蒋富良介绍,宝田公司通过基地茶园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实施“委托扶贫”模式,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

宝田茶业有限公司是潇湘茶业控股子公司。2015年至2016年,潇湘茶叶新开茶园约1973.52亩,帮扶会同县宝田、漠滨、朗江3个乡镇的10个村4962名贫困人口,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合作经营管理模式。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得租金;到茶场做事,得工钱;茶园丰产后,收入的70%由贫困户按股分红,其余支付公司和合作社开支。

另外,公司还建立了扶贫车间,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对象30人长期就业,每年支付贫困对象薪酬120多万元,人均4万多元。茶园季节性用工也大多优先当地贫困户,让贫困农户获得稳定的长效受益。

边陲小城的茶叶,凭何远销海外?

据了解,宝田茶业有限公司80%的茶叶产量用于出口,主要供应欧盟和澳大利亚市场。销售人员文涛介绍,“2016年就自营出口欧盟的宝田茶叶市场销售供不应求。今年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已接到多笔国内及欧盟等老主顾订单,其中最大一单就达10万斤。”

那么,会同宝田茶叶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是什么让这座湘中南小城的茶叶广受赞誉并远销海外呢?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在潇湘茶业董事长陈德湖看来,宝田茶叶独具一格的品质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会同宝田独特的地理气候,包括高海拔,湿润的空气,以及富含多重矿物元素的独特土壤,二是因地制宜,在多种茶树品种中选择最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三是有机生产,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让每一株茶树都能尽可能自然生长,经受天地滋养。

湖南会同:这杯“扶贫茶”,值得细品

陈陈德湖在实验室闻香 张念怀 (摄)

正是看到了产业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湖南会同更加坚定了以生态有机茶为根本,积极对外拓展,多方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确保湖南会同的茶企能长远、有序发展,让扶贫这杯茶更香更醇的同时,也能喝得更久。

#新冠肺炎_社会#扶贫#湖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