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2020-09-25新闻3

“山水邯郸、绿色复兴”,9月16日,河北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在邯郸市盛大开幕,山水园林、亭台楼阁、创意演出、智慧元素,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新奇满满、亮点众多的园博盛会。在当天,精彩的文艺演出让很多人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下面记者就带您了解一下这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9月22日上午,记者在邯郸市艺术团见到了园博会文艺演出的总导演马会春。他告诉记者,这场演出可以说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为满意的一场。但是这演出的背后,可以称得上一波三折。

演出总导演马会春说,受现实因素制约,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够按照想象中的园博会会场,进行节目的策划。演出现场没有竣工,演出节目没有确定,而距离正式演出时间,只剩下了不到5个月,这让马会春的心理压力剧增。他说,经历了半个月的切磋、磨合创作期,终于确定了以“文化邯郸 ”为主题的主体思路,由此衍变出了一个让到场的观众和专家们交口称赞的邯郸成语典故情景剧表演,其中包括大家最为熟悉的“邯郸学步”、“将相和”、“毛遂自荐”等成语故事,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形式呈现给了大家。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马会春告诉记者,园博园中有历史建筑,有山水布局,有水面景观,有林海花丛。他们在策划演出时,针对每一处的景观特色选择了相应的演绎方式。如何能够将古赵文化完美的融合到节目当中,是他们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马会春说,园博会会场面积有好几千亩地,如果按照传统的开幕式文艺演出方式,将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他们大胆尝试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赵文化,可以说是邯郸最广为人知的一张名片,马会春说,纵观三千年的历史,邯郸经历了从商末的离官别馆到战国七雄的赵都,再到两汉时的五大都会之一,大约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孕育了荀子、公孙龙、慎到等一代学术大师,涌现出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赵奢等一批慷慨悲歌的英雄人物,这期间一直是古赵文化的中心。而结合这个特点,他们更是创新了演出方式,从而最终确定整场演出中,人员最多,规模最大,而且含义最深的一档节目——《赵王出征》。

马会春说,除了在节目中融入古赵文化、成语典故以外,他们还在园博园的进场口,专门设置了大型原创交响乐的演出,而这个节目,并没有生硬的文化推广,而是在每一个细节都含有邯郸文化。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邯郸,蕴藏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是全国著名的煤和高品位的铁矿石产区,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拥有丰富的“两黑”——煤、铁资源,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其中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较好,在七、八十年代,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而在园区内的工业遗址园,演员们身穿七十年代工人服装,头戴安全生产帽,合唱有年代特色的歌曲,马会春说,这样的安排,会让到场的全国各地的人们,更加有代入感,从而能够了解邯郸的工业发展历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在确定了主题思路和节目流程后,设备问题,又摆到了马会春的面前,园区大,演员多,需要用的设备也就更多,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沟通的相关部门有很多。马会春说,就拿一个最简单但是又必不可少的环节来说,用电问题,如果协调不好,那么正常演出将会不复存在。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园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背后的故事

随着园博园开幕式一天一天的接近,马会春说,他们的工作状态也一天天的更加紧张,在即将开始的前一个月,全团上下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全员在岗,取消了周六、日的双休。马会春告诉记者,在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开幕式当天的演出,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是以一种接近极致完美的方式逐步进行,自己心里的这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围绕“山水邯郸、绿色复兴”的主题,“城市双修、乡村振兴”的理念,结合园林建设的结构布局,观摩路线,打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点面结合的全景式节点演艺,达到结构与演艺观感统一、内容与景色和谐相宜的观赏效果。这场演出,以完美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监制:严武军

主编: 郑 岩赫峥

#邯郸#开幕式#园博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