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晚清政府并非一无是处 晚清政府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2020-07-19知识6

为什么晚清政府一直在投降,难道倾尽国力还打不过外来侵略者吗? 清廷当时没有现代化的军队,且分散在全国各地。每次打仗,都是人家集中全力割我们一个手指,清廷就用一个手指来抵抗,全身其他部分不动。然后战败,割地,赔款。甲午战争,其实就是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和日本人打,后来日军进入辽东,湘军才被调动参战。庚子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朝廷调各地军队勤王,张之洞、袁世凯等封疆大吏按兵不动,并提出东南自保。清末,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搞钱能力很强的朝代,从它入主中原开始,满洲人搞钱的本领就让明朝那些不想纳税的官绅们叹为观止。到了清末,中国搭上了工业革命的顺风车,因此清政府的收入翻了一倍。不过朝廷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开支也异常的大。为了平衡财政收支,清政府又施展各式各样的吸钱大法,向外国银行和国内的富商们借钱,最终因为借钱不还、与民争利、横征暴敛,把自己玩垮台了。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穷的朝代之一。但是明朝不是真的穷,它的问题在于朝廷的税收结构不正常,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官绅阶层不用纳税,朝廷的开支负担全压在了老百姓身上,最后导致明末的农民大起义。清朝在入关后,完全不给各级官僚地主面子,管你是不是官绅,一律都要给朝廷纳税!于是清廷的收入大增,哪怕是顺治刚刚入关那几年的税收都比明朝收入最巅峰的年份还高。并且清朝还有一个人狠话不多的地方,就是它彻底贯彻了明末张居正改革的精髓,像什么徭役、实物这些在前朝能抵税的玩意,朝廷通通不要!就收实实在在的银子。康熙驾崩后,继位的雍正也是个狠角色。他一上台就搞了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士绅一体一体纳粮,这三大捞钱政策。把民间隐匿田产的富户巨贾们又实实在在的勒索了一把,。清末清政府为何一味求和,打下去的代价会比割地赔款大吗? 割地赔款和求和这个事情,也是我们一百年后评论清朝所作所为时候加以盖棺定论的东西,在当局眼里并非如此。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咸丰都跑去承德避难,按照中国人传统理解,这打下北京就是江山易主的意思,结果人家要了点钱就走了?所以当时很多大臣都觉得不可思议,比起江山来说,两千万两银子那真不算个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政府才刚刚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一点点学习世界知识,而且交了不少学费。比如刚开始不懂世界政治,一个南美洲小国跑来签合约吓得大清官员都要诚惶诚恐,要什么给什么,后来知道世界格局以后知道自己被骗了,不是所有长大鼻子蓝眼睛的都是大爷。所以说举过之战打不了就是这里面有太多细碎的历史制约关系,制度上的落后,管理上的落后,心态上的落后都是问题。举个例子,清军征兵考的是武术,搬石头,射箭。到了兵营里用的是洋枪,学的是排队枪毙打法,没有任何知识和学习能力的一群人在现代战争面前完全无用,这种落后的制度与现代化进程之间已经格格不入。原本松散的管理结构根本没有组织效率,更没有战争的凝聚力,各地方势力都在保存自己实力不愿意积极参战,这种状况可以参考抗日时期各路军阀的表现,所以清朝要想打举国。清末,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最高收入不过四千万两左右,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将一倍多,为8578多万两白银,到了宣统元年(1909)财政收入暴涨至2.63亿两!那么,清末,清政府为什么这么有钱?它的钱又是从哪来的?我们不妨看看宣统元年(1909)的收入最大的几个税种:田赋—48101306两盐课—46312355两厘金(商业税)—43187097两关税—43139287两洋、土药厘税(鸦片税)—33020000两这几个税种占了清朝财政收入的大头,加上其他小税种的收入,清朝宣统元年的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63亿两白银!我们逐一分析几大税种,来看看他们究竟为什么能够贡献这么高的税收。田赋田赋是中国古代最早就有的税种,也是各个朝代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咸丰二年开始,清政府就在四川开始加收田赋附加税,随后在全国多省开始增收,全国八年间增收的田赋达到了1000多万两。甲午战争后田赋附加税更加严重,以河北定县为例,甲午战争之后定县的田赋附加税比甲午战争之前增加了3.5倍。也就是说,田赋收入增加,是清政府把财政压力分派到农民身上的结果。盐课道光年间,清政府每年盐税收入不过70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断增加盐税导致盐价不断上涨,到了甲午战争前,全国。清末,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清廷之所以有钱,主要是拿百姓受盘剥的税收、经济甚至领土、司法等主权与尊严作抵押大量借外债,由此,才能苟延残喘并进行阶层享受下干些正事儿。清廷从户部说确实没钱,但清朝政坛腐败严重、享乐奢侈严重,又证明其实清廷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没钱,而是干正事儿的时候没钱。什么是干正事?就是镇压起义、赔款和偿还利息、开办工厂和现代教育事业等。本文就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1)清政府是没有钱的,但这并不代表清朝的统治者没钱咸丰二年(1852年)户部的库存银只有22.7万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基本就是0。自此到清亡,户部存银基本都是负,都是第二年新入白银刚入就得为去年的亏空弥补。晚清时期,和珅遍地从道光时期开始大多入不敷出,为了保证全国行政运行干正事儿。户部对全国资金地调配采用闪展腾挪。闪开不必立即给的不给;展则是要求1000,分批分年逐渐给;腾就是腾空挂起了有钱再给;挪就是挪用其他款项赶紧给。(2)其实学校、实业等清政府花的钱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清政府提供基本生存业务,吸引民间商人资金介入比如轮船招商局就是如此,它能够存活主要靠的是清政府提供“漕粮海运”的业务。清廷虽然没钱,并不代表民间资本缺钱。别总看城市里开学校、办企业,更。晚清政府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公元1894年8月1日,即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中日双方在同一天宣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甲午战争。结果清军被日军打的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最后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作为这场战争的结尾。虽然在清末的落后挨打历史上,清军并不缺少可歌可泣的战斗,—左宗棠的湖湘子弟兵曾摧枯拉朽收复新疆,惊得沙俄乖乖送回伊犁国土。老将军冯子材的镇南关血战,也是打得法军精锐落荒而逃。甚至,就是在败的体无完肤的甲午战争与庚子国难上,马玉昆将军也曾硬杠日本名将乃木希典。受尽骂名的北洋海军,也在黄海打的可圈可点。大清新军战五渣,主场作战20万军队竟然打不过2万联军!说到大清战斗力,又让我想起了甲午海战,退一万步讲。就说甲午海战装备落后,陆军还没有改革所以才失败了吧。但为什么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什么还是像捏蚂蚁一一样被人吊打呢?当时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并未参战,袁世凯以观望的态度按兵不动,羽翼丰满的袁世凯已经几乎脱离了大清的掌控。但大清内部仍有十万之多的新军,加上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十多万人,总量多达二十多万人!装备方面,大清的新军在洋务运动之后,引进了大批西方先进武器,各部队都有配备,甚至有的装备还优于八国联军。大清还在京城的。清末,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虽然晚清极其腐败,国力极其衰弱,但也不得不说,晚清时期国家的经济的确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晚清政府财政赤字却越来越大。清中期,也就是康乾盛世那一段,清朝的国力达到了巅峰,但是那一段,国家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七八千万两白银,而到了晚清时期,特别是清政府灭亡前夕,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年竟然可以收税三亿多两,这是不是意味着晚清其实比清朝巅峰时期国力更加强大呢?晚清的确花出去了很多钱,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的,还要还要与起义军,太平天国作斗争,到了后期还要开办洋务运动,这一项项都是要花钱的,或许很多人就会问了,晚清时期清政府那么腐败无能,这些钱又从哪来的呢?其实晚清时期,苦的还是老百姓,一般而言,封建制度下,田赋,火耗,平余是清朝时期的几大税收。田赋就是按照耕地来收税,火耗就是在钱财的铸造过程中,会造成一些损耗,征田赋的同时会将这一项算上,而平余就是在收税时加征税收送交户部。此外还有工商税务,包括盐水,茶税,以及其余各项收税的商品。工商税收种类众多。而在这些之外,还有关税,清政府一般就依靠着这些税收来维持日常工作。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叩开了清政府的。

#清代#历史#袁世凯#北洋军阀#清朝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