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出自哪里 既然是空为何境由心生

2020-07-19知识8

识蕴既然是空的,为什么唯识还说唯识无境? 我猜测楼主提问的时候,对于「识蕴」、「空」、「唯识」、「唯识无境」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是太确切的…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所以呢佛说世间万物皆是化相,放下就是拥有,既然一切都是由心所生,一切都是假的,但是为什么 你看到的人是3纳秒之前的光影现象 听到的声音是声波传达到你耳朵前所发出的声音 眼耳鼻舌 有时未必可信 一切由心生 这个“心”也不是你认为的那个“心”你认为的“心”是人。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福自我召。是什么意思? 相指的是,你感受到的一切外界。都是心显现的,既然这样,外界就可以随着自己心去改变。只要改变了自己的心,所以阿,当乞丐,当富豪,福报,恶报,都是自己决定的。如何理解“境由心生”? 首先看下境由心生的解释:表示心情好坏影响人们看景物的美丑,强调心态的重要性。跟“境由心造”的意思是一样的,。“境由心造,心能转镜,烦恼皆由心生”,这也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人的心脏是控制着人的思想跟感情的,很多移植心脏的人就像是继承了心脏捐献者的情感跟习惯,足以说明心态的重要性。一个人活成什么样,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是看心态,同一个环境,心态不一样,看待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结果自然也是不一样的。既然如此,好的心态对于我们生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要努力让自己的心态变平和,强大。毕竟好也是一天,不好也是一天,人生除了生老病死,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遇到事情,跟自己说一句,“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了一位藏族诗人仓央嘉措,借用他的经典诗集《问佛》给你看看吧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问佛∶如何让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境由意造,物由心生什么意思 爱是无偿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帮助,是彼此心灵的感应,既然选择了爱,就要真诚的对待它,珍惜它,在他(她)困难时予以支持,失败时与以鼓励,在他(她)开心时,一起快乐,悲伤时给他(她)安慰。而不是在拥有时无视它的存在,而在失去后才知道后悔莫及。爱一个人就要他(她)永远幸福,做他(她)永远的避风港,保护他(她),哪怕一丁点的伤害。真正的爱一个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次深情的拥抱,一个深深的吻,一句不变的誓言,一件不退色的信物…这一切在真爱面前时索而无味,暗而无光的。相信自己~只要有爱,幸福就一定会存在~“相由心生”一词在佛经和相学中都是有据可考的,佛学的“相”一般而言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与“性”相对,性一般是指事物本质。相学的相则是指面相。在佛学中,“相由心生”出自佛教经典《无常经》,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所谓“相”,即是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识到的诸事物之表象。梵语攞乞尖拿Laks。an。a。指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想像于心者。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唯识述记。愚笨,既然佛学说世间是虚无缥缈的,那为什么还要吃素,荤和素不是是境由心生,为啥要吃素呢? 1、佛从没说世界是虚无缥缈。佛说如梦幻泡影。不是说他虚无。不要把佛法的空性理解为啥都没有。这是多少…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出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集《问佛》意思是:外物、外境都根源于人的内心,一切的喜怒哀乐都是由心生。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 众生落入断空顽空(认为什么都没有,认为空无.)所以是自己心毒我执掺杂没有正解空性.空不是空无.是知无常而不执着万物.如水中月,镜中花.空表自性.自性具足万法,万法不离自性.虚空法界一切都具足.空不是思维的.诺证真空,必生妙有.

#问佛#仓央嘉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