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电力“包干”“兔”力十足

2020-09-27新闻8

来源:中国路桥新闻网

电力“包干”“兔”力十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庄向娟 通讯员 曹笑笑 卢炜南)9月23日,区供电有限公司红船党员服务队和巾帼文明岗的队员们来到蓬街镇东辉獭兔养殖场,对场内电力线路进行义务修整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服务窗口前移,助推农村养殖循环产业链优质发展。

“我们场内每天拌料机就要拌6个小时,獭兔不能闷不能冻,夏天风扇冬天烘机一刻都离不开电,否则就会影响成活率。”东辉獭兔养殖场负责人张小文表示养殖场最旺的时候养了13万只兔子,目前也是路桥区最大的一家獭兔养殖基地,对养殖条件要求较高,40多个笼舍要通风干燥、温度适宜,送水管道、喂料槽也都需要电来运作,所以电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整个养殖场一年用电量最多在30万度电左右。

由于近日暴雨天气,对养殖场内的电力线路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在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对养殖场内零乱的电力线路进行规整,对场内的用电表箱、设备、线路进行全面“体检”,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向养殖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触电急救技能、优惠服务项目,现场为养殖户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用电问题。

据张小文介绍,獭兔养殖是一项循环产业,獭兔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他们家的獭兔皮毛出口俄罗斯等地,兔肉供应国内市场和酒店,前几年行情最好的时候皮毛能卖到100多元一张,今年受疫情影响价格波动大。而最不被人看上眼的兔粪却是一大宝,兔粪加工发酵后还田,最多那年可以卖到60多万元。由于兔粪中含氮量高,是鸡粪的3倍,所以周边农户和福建那边花卉的种植户都纷纷前来购买。

养殖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要高于普通用户,也必须保障不间断电力供应。路桥区供电有限公司在服务上采取“包干制”,组织基层台区经理深入各村养殖场,了解养殖户用电现状、用电需求,巡视消缺公变配电线路和设备隐患,对养殖户增容或新装开辟“绿色通道”,将服务主动化、常态化、全面化。

#养殖场#獭兔#养殖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