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淮海战役指挥权之争 黄维的12兵团能不能走出 《大决战》淮海战役里这个水平的队列?

2020-07-19知识7

淮海战役谁的功劳最大 粟裕功劳最大,华东野战军实际都是粟裕指挥,陈毅只是个配合,陈毅是上司,手下比上司厉害,如同晁盖,可谓羡慕嫉妒恨,所以他说人民小车推出来的,中野就刘邓大军就打黄维,官职比粟裕高,面子问题为什么说饶漱石才是淮海战役的最主要指挥者 饶漱石是华东局一把手,管党政军。饶漱石46-49年是华东野战军兼华东军区政委。淮海战役的最高指挥机构是饶张黎坐镇的华东人民解放军总部。张云逸和黎玉协助饶漱石指挥淮海战役,饶全面负责(军事作战部署,情报策反,后勤保障)。饶统筹全局,粟谭陈韦等前线指挥员受饶安排调配。饶策反了张克侠,粟裕攻不下黄百韬,饶漱石主持土山镇会议,撤掉粟,让谭主攻。饶自己亲自带队指挥华野主力。陈士渠带纵队支援刘邓打黄维,陈士渠受华野饶的指挥,不买邓的账。第三阶段也是饶指挥韦吉兵团围攻杜聿明,华野围第一层,山东兵团围第二层。粟裕指挥小淮海(华野主力),饶全局指挥大淮海(华野主力,山东兵团,苏北兵团)。饶能文能武,韩信萧何之才,三野战功主要归饶。华东战史乱糟糟,皆因饶漱石的被抹杀。淮海战役国民党军是怎么败的? 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当时国军参战的部队大约50万人。说80万是把未参战的地方杂牌武装加进来了。这些部队没开枪。中-共一来就收编了。当时中-共有60万正规军和200万民兵民工参战。而且武器也不是小米加步枪。辽沈战役一打完,解放军获得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完整的军工系统。轻重武器已经不在国军之下。由于共军的编制上的特点,一般重武器集中使用。使得共军的火力甚至比国军还猛。战略上看,是共军进攻,国军防守。但由于共军使用了惯用的围点打援战术。围着一个国军部队,等着国军救援,然后阻击援军。实际上,一般都是国军在进攻,共军在防守。共军发动了大量的民工,挖掘了密入织网的壕沟。围困了国军的机械化部队。使之寸步难行。再加上天寒粮绝,国军后勤供应不上。总结以上,淮海战役是一次了不起的战役。但说不上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武器人员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共军完胜。主要胜在老百姓的支持和战略战术得当。淮海战役中总前委书记有指挥权吗 没有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在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文中,继续了几年copy来对野战军军事行动和军政事宜分权安排的成例,将组建淮海战役前线总前委的事项安排在后勤条款当中,表明淮海战役总前委只具备2113军政职能,即,仅在军政事宜方面总前委是各野战军的上级机构5261,而在军令方面,总前委并不是野战军的军令上级,野战军的军令上级仍然是中央军委4102。这才可以解释在整个战役期间,中央军委的所有军令都是直接发给各野战军司令部,同时,各野战军司令部的军令事项,也都直接向中央军委报告而只需通报总前委1653但无需通过总前委,由总前委去报告中央军委。另一方面,各野战军的军事行动都是由野战军直接向中央军委负责黄维的12兵团能不能走出 《大决战》淮海战役里这个水平的队列? 最近重温三大战役,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进军的镜头实在是经典。这是解放军走的队列。有人笑言如果国军有这个…淮海战役毛泽东为什么把战役指挥权交给粟裕而不交给刘伯承 因为淮海战役的最初构想就是粟裕提出和主持的,在向主席汇报后,毛主席很是赞赏,所以就授予其主要指挥权,后来淮海战役扩大,超出了粟裕的预想,但是毛认为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所以就一直用他了,客观说淮海战况实属险恶,最终胜利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甚至侥幸的。

#中国近代史#历史#粟裕#野战军#饶漱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