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惬意!上海郊外的晚上,伴着蝉鸣,吃着葡萄,听一场音乐会

2020-07-19新闻3

摘要:好听的、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有了。

傍晚时分,临水而坐的观众听着蝉鸣和鸟叫,吃着茶点和新鲜采摘的葡萄,看了一场夏日郊外情境音乐会。音乐会在浦东书院镇乡村民居书院人家上演,绿树环绕,对岸水榭亭台变身戏台,演员们鼓瑟吹笙,击节而歌。

水榭亭台成戏台。

这是上海古凡交响乐团第二场情境音乐会。上一场端午当天在浦东新场古镇举行,7月18日,乐团又来到浦东书院镇。书院镇是一个滨海小镇,200年前还是一片滩涂,滩涂文化、农耕文化元素丰富。书院人家距滴水湖15分钟车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国学堂常在这里举行国学讲座,上海东南书画院的画家们曾在这里创作、办展。一场情境音乐会,让书院人家更添诗意。

老艺人计金弟第一个登场,带来浦东说书《美丽书院乡下头》。计金弟是土生土长的书院人,行走在田间地头,为乡亲们说书。浦东说书演唱时以竹筷自击钹子伴奏,有说有唱,朗朗上口,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计金弟说:“我唱着美丽新农村的景色,唱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很自豪,希望观众也能感受到书院的美和人情味。”

第二首曲子,笙独奏《小河淌水》刚吹起,天就下起微雨,水面一阵涟漪。但现场没有一位观众离开,一把把五颜六色的伞被撑开。不一会儿,雨停了,微风吹过,一阵凉意。

书院镇镇长程渡江为书院特产带货。

“这就是户外演出的惊喜。”古凡交响乐团团长钱立说,“疫情中,剧场有30%的上座率限制,户外音乐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可以保持安全距离,又可以带来多重体验。演出以天地为舞台,与自然融为一体。书院美景、美食为音乐会锦上添花,好听的、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有了。”

演出现场只有50个席位,有几位观众特地穿着旗袍来听音乐会,仪式感满满。一身素雅白色旗袍的观众马晴说:“我们一家人都来了,和室内音乐会相比,这样一场音乐会很舒适很放松,让人觉得生活很美好。”每位现场观众都能得到一份书院镇瓜果礼盒,不少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会选择吃吃农家菜,住一晚,第二天再离开。线下演出的同时,书院情境音乐会还通过线上直播,让无法到场的观众同步享受听觉盛宴,同时也为书院镇的旅游资源和农产品“带货”。

古凡交响乐团的情境音乐会,没有固定演出时间。上一次端午音乐会在上午,听完正好去古镇吃午饭。这一次书院情境音乐会在黄昏,天气凉爽,大家听听音乐喝喝茶。“下一次我们也许可以在一个能看到日出的地方,一起听着音乐迎接日出。或者来一场深夜音乐会,在乐声中一起寻找萤火虫。在自然中,一天的每段时间都很美,都应该有音乐相伴。”钱立说。

资深音乐媒体人徐冰说:“古凡交响乐团的情境音乐会不追求‘高大上’,而是追求‘小而美’。时长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不需要布景,演出阵容不大,让人觉得很亲切。这种轻巧灵活的模式,控制了成本,具有可持续性。希望这一系列音乐会能坚持下去,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栏目主编:施晨露文字编辑:施晨露图片编辑:苏唯图片来源:上海古凡交响乐团提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