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麻风杆菌染色程序 麻风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 A.皮肤或黏膜组织刮片、抗酸染色找麻风杆菌 B

2020-09-30知识8

分枝杆菌的染色特征如何? 由于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较高的脂肪成分,不易被苯胺染料着色。虽然革 兰染色法很难使分枝杆菌着色,但分枝杆菌仍归类为革兰阳性细菌。分枝杆菌革兰 染色通常不着色,也可。

麻风杆菌染色程序 麻风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 A.皮肤或黏膜组织刮片、抗酸染色找麻风杆菌 B

问答题,抗酸染色的操作步骤与结果判断。 抗酸染色2113的原理: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5261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4102是分枝菌酸,它包围在肽聚1653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但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抗酸染色一般步骤(不同厂家出产的试剂盒会有不同,可见说明书)1)初染用玻片夹夹持涂片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2-3滴,在火焰高处徐徐加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即暂时离开,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干涸,加热3-5分钟,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2)脱色3%盐酸酒精脱色30秒~1分钟;用水冲洗。3)复染用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用油镜观察。经过抗酸染色,分枝杆菌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

麻风杆菌染色程序 麻风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 A.皮肤或黏膜组织刮片、抗酸染色找麻风杆菌 B

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麻风杆菌被染成A.蓝色B.黄色C.绿色D.紫色E.红色

麻风杆菌染色程序 麻风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 A.皮肤或黏膜组织刮片、抗酸染色找麻风杆菌 B

麻风杆菌生活的环境 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干燥环境中7天以内仍有繁殖能力。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60℃到-13℃下可存活数月,0℃可存活3周[2]。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用于检查麻风杆菌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棉兰染色 D.芽胞 参考答案:B解析:麻风杆菌为抗酸阳性菌,可用抗酸染色,菌体呈红色。

麻风杆菌() A.引起的疾病呈慢性过程 B.传播途径多 C.革兰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阳 参考答案:A,B,D

用于检查麻风杆菌的染色方法是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棉兰染色 D.芽胞染色 参考答案:B解析:麻风杆菌为抗酸阳性菌,可用抗酸染色,菌体呈红色。

结核抗酸染色临床意义 抗酸染色是一种细菌染色法,能够将分枝杆菌染成红色而其他的细菌为蓝色。分枝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三类。抗酸染色阳性,仅仅提示有分枝杆菌。

麻风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 A.皮肤或黏膜组织刮片、抗酸染色找麻风杆菌 B 参考答案:A

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麻风杆菌被染成() A.蓝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E.红 参考答案:E解析:麻风杆菌为抗酸阳性菌,经抗酸染色,呈红色。

#麻风病#分枝杆菌#微生物#抗酸杆菌#抗酸染色法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