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肺痈是什么病证? 肺痈分为几个病期

2020-09-30知识17

肺痈都分为哪些阶段? 主要可以分为:1 初期 症状:发热微恶寒,咳嗽,咯黄稠痰,痰量由少渐多,咳时尤甚,口干鼻燥,舌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而滑。治法:清肺散邪。例方:银翘散。2 成痈期 症状。

肺痈是什么病证? 肺痈分为几个病期

肺痈相当于西医什么病 肺痈,是中医的一个病名。临床以咳嗽,发热,胸痛,咳吐腥臭脓痰,或者脓血痰为主要特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脓肿,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坏疽,支气管囊肿,肺结核。

肺痈是什么病证? 肺痈分为几个病期

肺痈恢复期症状是什么?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咳吐脓血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见胸胁隐痛,难以平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不。

肺痈是什么病证? 肺痈分为几个病期

什么是肺痈? 肺痈,又名肺雍。是指以骤起发热,咳嗽,胸痛,咯腥臭脓血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即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症证。属于内痈之一。《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解释说:“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也。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肺痈的特征为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病因风热犯肺,或痰热素盛,以致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肉腐血败,成痈化脓。辨证为病位在肺,属于实热证候。根据病理演变过程,可分初期(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如邪恋正虚,则转成慢性。治疗应以清热散结,解毒排脓为主。针对不同病期,分别采取相应治法。在束成脓前应予大剂清肺消痈之品以力求消散,已成脓者当解毒排脓,按照“有脓必排”的要求,尤以排脓为首要措施。脓毒清除后,再予补虚养肺。在痈脓甫溃时,蓄结之脓毒尚盛,邪气仍实,决不能忽视脓毒的清除,脓毒去则正自易复,若早予补敛,反致助邪,延长病程,即使见有虚象,亦当分清主次,酌情兼顾。恢复期虽属邪衰正虚,阴气内伤,应以清养补肺为主,扶正以托邪,但仍需防其余毒不净,适当佐以解毒排脓之品。若溃后脓痰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或腥臭脓血迁延日久,。

肺痈该怎么治疗?

什么是肺痈?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根据肺痈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肺脓肿基本相同。他如化脓性肺炎、肺坏疽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感染而表现肺痈证候者,亦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治。【源流】《金匮要略》首先提出肺痈病名,并列有专篇进行论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有“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的记载,说明了肺痈的临床特点,并认为本病起因于外感,风热伤肺,以致气血凝滞,而成痈脓。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以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治疗上未成脓者泻肺,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祛邪排脓,用桔梗汤。后世各家又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肺痈者,由风寒伤于肺,其气结聚所成也。肺主气,候皮毛,劳伤气血,腠理则开,而受风寒;其气虚者,寒乘虚伤肺,寒搏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强调正虚是发病的重要内因,病初虽有感受风寒而起者,但之所以化脓成痈,与热邪不散有密切关系,故谓“积热不散,血败为脓”。唐代《千金要方。

什么是肺痈 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气粗。咯吐多量黄绿色脓痰或脓血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气味腥臭。x线胸部摄片检查可见肺脓疡病灶。肺。

#胸痛#肺痈#肺叶#呼吸道疾病#中医辨证咳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