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热心公益,有人还学会了本地方言,台州温岭活跃着一群“洋义工”

2020-07-19新闻8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栋 文/摄

当一阵欢快的笑声远远响起,台州温岭市城南镇横溪村的村民就知道,那些“洋义工”又来村里做好事了。

“娜塔莎,你好呀!还有你,史蒂文。”村民打着招呼,无比亲切。

在温岭市城南镇有一支义工队伍,自2011年成立以来,在队长张金华的张罗下,已经吸纳了1000多名成员,其中有四五十名成员是有着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尽管体貌特征各有特点,母语也是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颗热衷公益的心。

环保、敬老、助残、助学……城南义工队参与的公益活动中,几乎都会有“洋义工”的身影。“‘洋义工’已经是我们义工队的一张金名片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爱是没有国界的。”张金华说。

敬老活动来了个外国人,拿起推子就给老人理发

张金华说,他是真的没有想过自己的义工队伍会和一群外国友人扯上关系。

张金华是温岭城南义工队的队长,被义工们亲切地叫做“阿华”。城南镇是温岭南部的一个大镇,有7.5万左右人口,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孩子大多在家,非常需要帮助和照顾,2011年义工队成立后,张金华带领的义工团队,主要在城南镇范围展开各种义工服务活动,养老助残,奉献爱心。

2014年6月11日,张金华和往常一样,在义工微信群里发布活动信息,大家踊跃报名,当时有名义工报了2个名额,表示除了自己外,还会带一个朋友过来。

“这个事情我没在意,义工行善,朋友带朋友的情况很多,我们也很欢迎,所以我也没有多问。”可第二天人带过来时,张金华傻眼了,竟然是个外国人。当了几年义工队队长,公益活动无数,但老外来参加的还是头一回。

当天的活动是去上洞自然村服务老人。“我当时很怀疑,问那个队员这个外国人来做义工到底行不行?”张金华自然是有些担忧的,一来是外国人进村,和村民如何交流是个问题;二来担心的是外国朋友会不会不适应服务老人,万一嫌脏嫌累怎么办;还有就是不同国家的人,理念和风俗不同,会不会公益没做成,却生出其他误会?

这名朋友叫史蒂文,来自非洲的喀麦隆。

让张金华意外的是,史蒂文不仅中文说得不赖,而且待人处事非常谦和。“我们服务老人的过程中,他都全程参与了,包括帮老人打扫、理发、量血压,而且非常认真,完全融入其中,对老人也是非常尊敬和友好。”

这让张金华对史蒂文刮目相看。

这位金发外教,做义工非常积极

互相加了微信后,张金华在活动结束后,特地将史蒂文送上出租车。“我在椒江工作,这边有义工活动我还会来参加的。”分别时,史蒂文这么和他说。

这事张金华很快淡忘了。时隔月余,张金华组织了一次环保行动,对镇里的几处地方集中进行垃圾清理。他照旧是在群里召集,并在朋友圈里发了公告。

很快,他收到了一条来自史蒂文的信息,他表示自己到时候回来参加,同时他还会把他最要好的朋友娜塔莎也邀请过来。

史蒂文和娜塔莎是老朋友,两人相识七八年有余。

娜塔莎来自白俄罗斯,目前在温岭当地一家语言学校当外教。她金发白皮肤,人也长得很漂亮,尽管不太会说中文,但她碰见谁都微笑和招手,说着不太标准的“你好”和别人打招呼。

和史蒂文一样,虽然看起来白皙爱干净,但是做起工艺来却是全身心投入,用义工的小红帽子将自己的金发包了起来,然后左手捏只塑料袋,右手熟练地用夹子夹起地上的垃圾。“当时天气非常热,没劳作多久,娜塔莎已经满头大汗,但她还是在坚持,不放过一个角落。”

在那一次义工活动中,张金华和娜塔莎认识了,两人也加了微信。

在这之后,但凡张金华发起义工活动,史蒂文和娜塔莎就会参加,同时,也会带更多的外国友人来参加,一来二往,张金华的义工队里了越来越多的“洋义工”。他们中除了个别是在台州这边做外贸生意外,大多是在这边当外语教师,或者是国际交换生。

“截至目前,已经有四五十名‘洋义工’在我的义工队里登记加入,其中有十几个人比较积极,来参加活动的次数和频率比较高,尤其是史蒂文和娜塔莎,几乎每场活动他们都会赶来参加。”

把台州当成新故乡,有人学会本地方言

就在上周五,张金华组织的一场小型环保义工行动中,史蒂文和娜塔莎这对组合再次赶到现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也是借机和他们攀谈起来。

史蒂文告诉记者,他有一个中国的妻子,还有3个女儿,一家人目前生活在椒江,他和妻子都在那边工作。“我们在这边也已经好多年了,回想起来,这些年我们也碰到过不少困难,但是善良的台州人对我们很友好,也对我们伸出许多援手。”

史蒂文表示,中国是一个非常友好和伟大的国家,台州人民也是非常善良和热情,他非常喜爱这里。

而娜塔莎最先和丈夫一起从白俄罗斯来到上海,但是仅仅呆了几个月,丈夫因为工作来了台州温岭,她也跟了过来。娜塔莎表示,当时她完全人生地不熟,中文也不会说。就在她感到无助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些当地的朋友,大家很热情地接待和陪伴她。

“他们带我熟悉这边的风土人情,还热情帮我介绍工作。我现在在这边当外教也是这些当地朋友们帮忙牵线搭桥的。”说起大家对自己的好,娜塔莎满是感激,“所以我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这里的人们。虽然我和他们语言上沟通不是很顺畅,往往要借助翻译软件,但是我们喜欢帮助别人,从助人中获取快乐的感受是一样的。我太爱中国,太爱台州和温岭了。”

娜塔莎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目前已经在念小学了。“我特地将他们放在当地的小学接受教育,让他们从小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汉字,他们会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国家,相信他们也会和我一样非常喜欢这里的。”

史蒂文和娜塔莎只是诸多外国友人中的缩影,包括他们在内的几十名“洋义工”已经完全融入中国,融入台州,融入温岭,他们都是“新台州人”。他们不仅习惯了这边的生活,爱上了这边的文化,而且还会做台州菜,放下刀叉改用筷子吃饭,还有人已经会说上几句台州话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史蒂文”和“娜塔莎”来到东海之滨,安居乐业,融入当地,一样地付出劳动,一样地参与公益,见证着台州的开放和发展。

#台州#温岭#张金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