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排长有指挥刀吗 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不同级别指挥官的刀代表的意义不同吗?

2020-07-19知识5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为什么迷龙总欺负他排长?搞懂这个问题,一定要明白《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里每个人的影射身份。《我的团长我的团》一定是中国抗战剧里的良心之作,。古代军队进入混战时 所谓的军事指挥和兵法还有效么? 或者说通过传令兵和旗帜通讯的古代军团在挤成一团后 指挥官还能否对军队发布有效的命令什么军衔的日本军官才能使用指挥刀? 二战期间,日本规定,凡军官必须配带军刀。也就是说只要是个官,就必须有刀。但是日本军刀虽是制式武器但不一定就要用军品,自已家有祖传宝刀就只管拿来挂,没人管。按照日本国内的习惯来说,只要是武士家庭出身的都可以带刀,当然了,那些真正武士出身的,基本上都是军官了。那个刀实战用处不大,误事倒是不少。象石原莞尔就曾被自己所配军刀捅中裆部,导致尿道口撕裂,长期尿血引发膀胱癌,最后死在这上面。日本刀原本只有武士佩带。明治维新以前,各藩藩士、其中主要是武士,他们的工作就是为藩主打仗卖命。这些武士与藩主是家臣与主君的关系。家臣为主君工作,主君要给家臣俸禄,他们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1869年“版籍奉还”后,藩士的户口由各藩转到国家,解除了藩主与藩士的关系,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征兵令”,对兵役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3年义务兵役制,全民皆兵,每一个人都成了武士。1871年明治政府继1870年禁止一般人带刀之后,又公布武士禁止带刀。刀,对于武士来说是一种象征,一种荣誉,是生命的一部分。为了荣誉可以战死,可以自杀,现在连刀都不让带了,怎么战死,怎么自杀呢?工作没有了,自杀又找不到工具,武士们的愤懑达到极点,掀起了一连串的士族。《亮剑》张大彪为何最后只授予大校军衔? 张大彪,是《亮剑》中的人物,无论是小说还是此后根据小说改编的电数剧,此人物在小说或电视剧中,原主人公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独立团团长,也即后来的华野某纵队第2师师长李云龙率突击队执行穿插国军第89师时负重伤住院以后,就从小说和电视剧中消失了。或且应该是作者疏忽了,作为军迷个人曾写过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鸟铳步枪驳壳枪-福生逸事》,即便人物按写作大纲所列,有的人物写到后来,也会感到无从下笔,其故事也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从创作者角度而言,个人就非常理解。至于网上有人猜测张大彪这个人物,参与金门战役牺牲了,也是不符合原著的,因为都梁的小说并未写到张大彪参与此战役,反倒是李云龙担任军长的C军某部团参谋长段鹏参与了上金门岛执行侦察任务,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后才归来。在都梁同名小说《亮剑》以及据此改编的电视剧中,张大彪最后一次出场是担任华野某纵队副政委的赵刚来到了第二师指挥部,发现原老搭搭李云龙不在,就马上追问其下落,邢副师长和师参谋长张大彪只能如实相告,原来李云龙带上了段鹏的侦察连去执行穿插任务了。为此,邢副师长和张大彪还被赵刚训了一顿,师长不待在师部指挥全师作战,却亲自带侦察连去执行穿插任务,这不是胡闹吗。指挥官手里的手枪有什么用? 感谢悟空邀请,前哨为您解答。了解战争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手枪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其实很有限,这主要受限于手枪自身的一些短板,比如射程、弹容量、杀伤力等等!但我们还是会经常看到战场指挥官腰间都会配一把手枪,有什么用处呢?首先,不同于像普通士兵需要冲锋陷阵,指挥官在战场上是根据当前形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和作战计划,他是一支部队的头脑。尽管如此,配短枪依然是指挥官普遍的现象。大致原因如下:1.身份的象征冷兵器时代的将领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配剑或配刀。近代,类似侵华倭寇的指挥官,除了配枪以外还会腰别武士刀,以彰显自己在军队中的身份和地位。当然,日本的武士刀还是家族的标志。所以,短枪在近现代也是指挥官身份的象征。2.防身自卫战场上环境瞬息万变,危险也往往随时降临,对于部队大脑来说,拥有一件自卫武器是十分必要的。3.执行军法有时候,作为指挥官也会遇到部下投敌变节、不听指挥的事情,面对这种损害利益、动摇军心的个别人,指挥官手里的配枪就更能增加其权威性,必要时也可自己执行军法。以上三点基本上就是指挥官配手枪的原因,如果你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我是军武最前哨!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

#手枪#亮剑#张大彪#李云龙#我的团长我的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