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文学书写历史 透过文学看历史

2020-10-01知识10

历史和文学的意义在哪里? 问题都非常大,大到无论是历史和文学,分别写一部博士论文或论著也表述不清楚。让我稍稍具体化一下,即阅读历史和文学书籍的意义何在?这两个问题也常常是交叉的,有些历史书籍,同时是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司马迁的《史记》、美国汉学家唐德刚先生写的《晚清70年》等。有大量的书写历史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同时可以看作史学作品。即使像《红楼梦》这样的小说,我们也可从中了解当时的历史、风俗人情。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可看作当时社会的全书。读历史书,可以丰富我们对历史发展的认知,由此而知人类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兴或衰、分与合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推动历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何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读文学作品,除了愉悦身心,洞悉人性,向往真善美,更可以提升人文修养,丰富人生智慧。简而言之,欢迎有识之士修正。

文学书写历史 透过文学看历史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联系1、2113文学真实保存了历史5261的肉身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4102补充,为干巴1653巴的时间、地点、事件补上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内心,为“人事”补上“人生”。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太单调了。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的手法来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2、文学书写成了历史教益的一部分小说和历史是两个世界,不能重合,但有时小说也起着历史教化的作用。鲁迅曾说过,“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这是对中国社会的一种深切观察。3、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二)、区别1、定义不同: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

文学书写历史 透过文学看历史

透过文学看历史 假如给钱钟书的社会身份定位,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不管在他写作《围城》之前,还是之后。区别在于,写作《围城》之前他几乎“鲜为人知”(此处指的是进入大众的视野。而在《围城》之后,钱钟书几乎是妇孺皆知。于是在大众眼里,其学者身份逐渐被小说家这一第二身份所取代,“业余”爱好给予了他“主业”所不能给予的一切:名誉、骄傲与财富。同样是钱钟书的著作,《管锥编》与《谈艺录》的出场就没有这许多喧哗,而是淡薄地躺在少数人的书架上,不去计较能否斩获众人的心灵。这一点也不奇怪,通俗文学就是这样散射出它的魅力之光,并把围绕其周围的人也笼罩其中,有时分辨不出生活与文学的界限,是非真假的判断也有了与理性不同的感动标准。三国时期的历史遭遇也一样,它一直存在着,作为事件曾经是鲜活的,但是最终也与所有的历史一样以静默的方式沉淀下来,直到被一些喜欢与过去纠缠的人挖掘、书写、陈列。陈寿,就是那群喜欢与过去纠缠的人中的一位,他企图从历史的尘埃中把这一批英雄唤醒,但是遗憾的是这批英雄只是存在于《三国志》与少数人的书架中,英雄没有活在人心中,便也都是静默的英雄。直到一大批“三国故事”的出现,并最终促成了。

文学书写历史 透过文学看历史

你认为书写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意义吗?有什么意义?

赵敦华:古典语文学家如何书写历史 尼采曾是名声鹊起、前途无量的年轻古典学者,但好景不长,出师不利,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遭到后来被称作“古典学界沙皇”的年轻博士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Wilamowitz-Moellendorf)的猛烈抨击:尼采不顾研究狄奥尼索斯的已有成果,违反古典学的科学精神,向瓦格纳顶礼膜拜。尼采明白,这位普斯塔中学校友的批评代表了古典学界的评价,尼采从未正面回应这些批评,只是在思想自传中声称:“我首次把握了神奇的狄奥尼索斯现象”。(尼采,2015:395)鲍默在《尼采与狄奥尼索斯传统》一文中用尼采之前德国长期研究狄奥尼索斯的丰富史料表明,尼采的声称“有意夸大其辞”(鲍默,2007:274);在尼采时代,狄奥尼索斯传统“基本反映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哲学和神话学,实际上由一帮倾向哲学和文学批评领域的古典语文学家完成”(鲍默,2007:293),尼采对当时流行的哈默林的著作,以及“温克尔曼、诺瓦利斯、荷尔德林和海涅的所有可能影响讳莫如深,虽然他熟悉所有这些人的著作”。(鲍默,2007:292-293)说得严重一些,尼采剽窃了其他人的观点吗?这个问题也许不值得讨论,学术界似乎默认“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至于胜利者采取什么手段取得成功,现在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鲍默。

导语:下面是YJBYS网收集的中国历史文学常识大全,请大家认真阅读。【中国历史文学常识大全】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

文学 历史 哲学 用文学记录真实的历史,书写永恒的哲学;从历史中寻找文学的灵感,领悟人生哲学;观哲学,晓历史,学文学。

文学历史 端午节诗词大全2007年05月20日 星期日 下午 03:20据清代楹联大家梁章钜《楹联丛话》载,福州乡俗,每逢端午节,必用红色笺书对句,贴于楹柱,谓之“午时书”。并言明朝时已有此俗,称为“桃符之别调”。殊不知,泉州民间也有此俗,名为“午时联”。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有很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现精选一些供朋友欣赏:诗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 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

如何理解“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 举例而言,如何看待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等历史人物。如何看待日本大幅度篡改历史教科…

如何书写轻小说文学史? 现阶段是否已有相关研究?如果想要了解该方面成果,有哪些书籍值得推荐?抱歉,参考已有的第一位知友的回…

#文学历史#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