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藏高原的高寒植物有哪些 青藏高原珍稀植物有哪些

2020-10-01知识5

青藏高原珍稀植物有哪些 编辑本段一、植物种类和地理成分 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粗略估计高等种子植物可达10,000 种左右,如果把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除外也有约 8,000 种之多。但 是高原内部的生态条件差异悬殊,植物种类数量的区域变化也十分显著。如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自山麓河谷至高山顶部具有从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寒冻风化带的各种类型的植被,是世界上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高等植 物种类在 5,000 种以上。而在高原腹地,具有大陆性寒旱化的高原气候,植物种类急剧减少,如羌塘高原具有的高等种子植物不及 400 种,再伸进到高 原西北的昆仑山区,生态条件更加严酷,所采到的植物种类也只有百余种。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虽然海拔高度低至 3,000 米上下,但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种子植物约 300 种,加上周围山地,种类可在 400 种以上,至于新疆 和西藏交界的阿克赛钦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则出现大面积裸露的无植被 地段,所能找到的植物种类就更少了。可见,整个高原地区植物种类的数量 是东南多、西北少,呈现出明显递减的变化趋势。显著的区域差异 按照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青藏高原各地也有显著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南缘,东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的高寒植物有哪些 青藏高原珍稀植物有哪些

青藏高原上都有什么植物

青藏高原的高寒植物有哪些 青藏高原珍稀植物有哪些

在青藏高原上高寒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青藏高原的高寒植物有哪些 青藏高原珍稀植物有哪些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风沙化形成原因? 自上新世末至今大约300—400万年内,青藏地区大面积大幅度地抬升至现在的高度,经历了由低海拔热带、亚热带环境向高寒环境发展的剧烈演变,除受到全球性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冷暖波动的影响外,海拔高度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变化也起着主导的作用.因而,在我国形成了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并列的格局,在主要的自然特征方面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一)地势高亢、历史年轻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强烈的、大规模的地壳变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表现为大幅度的近代上升,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且有许多超过雪线、海拔6,000—8,000米的山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在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总轮廓中有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级地势阶梯,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由此向东逐级下降,最后经由我国东部低地及浅海大陆架没入太平洋海盆.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强烈,高原南部及东南部是频繁的地震区,又是强大的地热带,抬升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在高原边缘普遍存在着地势抬升、河流深切的地形,河流纵剖面有几个显著的裂点与谷中谷的形态.其它如寒旱化趋势增强、湖泊消退、水系变迁、内部夷平、外部陡切以及土壤剖面分化简单、矿物风化程度浅等都。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是在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左右的地方挖的? http:// d.g.wanfangdata.com.cn/ Periodical_gyqx201003003.aspx 这是万方关于西藏植被变化的文章链接。我们再看看林芝是什么情况。林芝确实是西藏地区植被覆盖最好的地方。

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与其他地区普通沙漠的区别是什么? 荒漠通常指由于降水稀少或者蒸发量大而引起的气候干燥、植被贫乏、环境荒凉的地区。其地面温度变化大,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活跃,地表水则显得极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1363562端贫乏,大多数地方有盐碱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植物的生长条件极差,只有少量的株矮、小叶或无叶、耐旱、耐盐及生长期短的植物才能存活。荒漠地面常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大部分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无水外泄的地区。根据组成物质不同,荒漠可分为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盐漠等多种类型。在高山上部和高纬度地带,由于气温低而植物贫乏,是荒漠的特殊类型,称作“寒漠”。总之,荒漠最明显的标志是地表植物生长缺乏,环境荒凉。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地带位于高原主体西北部地势最高的部分。该区域气候极其寒冷干燥,属于高原亚寒带,高山高原地貌多被横向断陷盆地所切割;多年冻土发育,冰缘作用普遍;自然过程年青,高山寒漠土壤浅薄;生物区系成分交错,高寒荒漠景观突出;生态环境脆弱,需加大自然保护建设与管理。高寒荒漠地带腹地为寒冷干旱核心区域,是全球高原高山区域,具有独特地位的地生态格局沙漠是指荒漠地区地表有大片沙丘覆盖的区域,是荒漠的多种类型之一,也是。

青藏高原上的珍稀动物有哪些 1.藏羚羊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2113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526145-60千克,雌性略小。4102头形宽长,吻部1653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印度拉达克地区。1999年中国西宁藏羚羊保护及贸易控制国际研讨会在西宁召开,来自中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尼泊尔、英国等7个国家的代表们经过深入讨论和充分酝酿正式发布了关于藏羚羊保护及贸易控制的《西宁宣言》。这份宣言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国际间合作打击盗猎藏羚羊、制止藏羚羊绒制品非法国际贸易活动的局面初步形成,这对保护藏 羚羊资源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野牦牛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

在青藏高原上高寒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根据我省资料分析,青海藏族人口的分布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布不平衡青海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而藏族人口则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的西部辽阔地区。西部6个自治州,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16%,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32.3%,其中藏族人口的比重则更小。以玉树和果洛为例,玉树州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27.43%,人口只占5.09%,果洛州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0.89%,人口只占2.69%。建国以来,藏族人口数量在各地区普遍增加,但有的增长较快,有的增长慢,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仍然存在。黄南、果洛、玉树地区的人口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较慢。2.人口密度小,地区之间差异显著按照青海省的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所表明的数字,青海省的人口密度有显著增加。1953年每平方公里人口为232人,1964年上升到2.96人,1982年上升到5.38人,1985年上升到5.63人,1990年上升到6.16人。1990年比1953年增长2.66倍。虽然青海人口密度有所增长,但仍显著低于全国人口密度,1990年比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18人少111.84人,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相比,青海人口密度仅高于西藏。其人口的分布于变化,详见下表。1953—1990年青海人口分布状况(表四)从表中。

请问高寒地区是指什么地方,青藏高原是不是属高寒地区? 高寒地区一般是指:1.海拔高、常年低温、冻土常年不化的地区;2.高纬度、常年低温、冻土常年不化的地区.我国属于高寒地区的有黑龙江省北部、青藏高原、甘肃、内蒙古部分地区.

#人口密度#青藏高原#藏羚羊#高原山地气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