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立一根杆如何测量地球半径 半径分别为R和r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为

2020-10-02知识7

人类是如何测量地球半径的? 最早测量者是希腊人厄拉多内斯,半径是6340理。后来又有其他人测量过,最后国际上公认的是6371公里。方法各有不同,我用万有引力定律算得地球最厚半径是6358.5公里,是薄半径是6333.3公里,平均半径是6345.9公里。具体测量方法请在网上查询,不能详谈,请谅解!

立一根杆如何测量地球半径 半径分别为R和r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为

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不规则球体?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终于发现,有一些客观现象是无法用早期的那种直观而质朴的观念来解释的。实践迫使人们不得不修改原来的错误观念,于是便有人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设想。这就产生了“浑天说”。著名的汉朝科学家张衡在所作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公元前3世纪,球形大地的观念就已经产生,但这毕竟没有直接的证据,所以人们对此并没形成共识。直到1519年~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进一步证实地球确实是个球体。从此,人们才一把我们居住的“大地”称为“地球”。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现,是人类最终证实地球是个大圆球的里程碑。当时西班牙国王送给航海家们一个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人类共同拥有,然而又不被人们真正认识的彩色地球的模型。

立一根杆如何测量地球半径 半径分别为R和r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为

地球的半径长度 极半径长度:6,356.8千米赤道半径长度:6,378.2千米扁率:1/298面积:510,000,000平方千米平均半径长度:6,371千米体积:1,083,230,000,000立方千米赤道长度:40,076千米子午线长度:40,009千米

立一根杆如何测量地球半径 半径分别为R和r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为

#地球半径#科学#地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