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朝八大开国功臣 唐朝开国24功臣是哪几位

2020-07-19知识2

唐朝十四大开国功臣? 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2.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其父为李渊堂弟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李世民主要幕僚。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7.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8.特进、卫国公李靖,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9.特进、宋国公萧瑀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12.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13.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14.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15.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叔,外戚。16.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17.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18.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19.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20。.唐朝就没有杀过开国功臣吗? 唐朝因为李氏家族占据绝对优势,几乎没有开国功臣可以威胁李家的皇位,因此没有因为功臣对皇权的潜在威胁而专门杀害功臣。李家不杀功臣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方面:一、李家原本在北周和隋朝的地位很高,开国功臣里几乎没有可以与其相比的。二、李家的宗族势力庞大,开国功臣多有宗室,不像汉初那样缺少家族支持。三、李家自身的私兵非常强大,功臣里面拥有私兵的很少。四、李家当时大得舆论支持,都说李家人会当皇帝。五、李家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其他功臣不具备这种优势。六、李家皇帝仍然对功臣比较小心,注意平衡功臣的功劳和势力。七、功臣也大多比较小心,没有去触及李家的底线。八、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的人几乎全部被太宗的人所代替,经过这次改组,功臣的威胁被进一步降低。但是要说,唐朝是杀过开国功臣的,只是杀他们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个体原因,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功臣,比较典型的有三例:1、刘文静:刘文静是唐朝开国的最大功臣之一,他出身不算高,最开始是晋阳令,和唐朝的另一大开国功臣裴寂(晋阳宫监)是鼓动李渊起兵最得力的两个人。李渊起兵后,两个人分别当李渊霸府的长史和司马,相当于其左右手。唐开国后,二人也都升上宰相高位,但大概因为与李世民。唐代的24位开国功臣排名 唐代的24位开国功臣又名2113凌烟阁二5261十四功臣,凌烟阁4102二十四功臣的主排名如下:长孙无1653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徐茂公)、秦琼。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并时常前往怀旧。扩展资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分类这二十四名功臣分成三类:1、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张公谨、侯君集、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屈突通等10人。其中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坚定的支持者,无论是在起兵之初,还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所以长孙无忌排名第一,而且长孙无忌出力很多,排名第一也无可争议。其余如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也属于坚定的支持者,所以排名相对都还可以。至于说排名相对靠后,李世民在其他地方也会有补偿,老伙计们。

#李渊#杜如晦#李世民#房玄龄#唐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