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通假字 指出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2020-07-19知识6

秋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 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初中课文《秋水》通假字 一字多义 古今异义 一、通假字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豪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二、词性活用1.名作动面 名作动,面向 东面而视2.名作状时 名作状,按时 秋水时至东 名作状,向东 顺流而东行东 名作状,向东 东面而视3.形作动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 形作意动,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穷 形作动,走到尽头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多 形作意动,认为.多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方寸乎见少4.形作名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三.一词多义1.之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2.于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比 莫大于海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以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动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连词,来 伯夷辞之以为名4.为动词,认为 以为莫己若'者介词,用 不可为量数动词,取得 伯夷辞之以为名5.若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6.闻闻道百/且夫吾尝闻。指出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 按时?黄河?旋转、掉转 尽头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掌握文言文重点词的含义,才能正确理解翻译句子。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忆,多积累。理解词语时要。阅读下文,完成 答案:1.D;2.B;3.“不辩牛马”“不见水端”。关于《庄子·秋水》中“泾流之大”的“泾”字的问题 我是一名学生,估计您是一位老师吧,把书看的这么细致,我在我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98年版)里帮您查到了那个字(不好意思,我手机打不出这个字)662页Jing(第一声):书>水脉.在我的《古汉语常用字词典》中我只查到了“泾”:1水名.渭河支流.在陕西中部.2水径直涌流.出自《庄子-秋水》3沟渎.王安石《寄吴氏女子》诗“弥漫争沟径”.我们老师把这个字翻译为“直”,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1.望洋兴叹、贻笑大方2.(1)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代词,这样的,指后边的“闻道百,以为莫己若”。(3)结构助词“的”。(4)连词,表并列。(5)。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2题。 1.D 2.D 3.B4.D 5.D 6.A 7.(1)望洋向若而叹(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故虽有名马 8.(1)于是河伯很高兴,沾沾自喜。(2)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D 共4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 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D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

#伯夷#读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