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高考,化学实验题和工业流程题有什么解题套路? 中和热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2020-10-03知识5

高中化学中和热测定实验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2113具体步骤。①用量筒量取526150 mL 0.25 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4102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1653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二、注意事项。1.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隔热,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2.为保证酸完全中和,常使碱稍稍过量。当然,酸也可以过量,但要保证后加的过量。3.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数值偏低。4.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而不使用金属棒,是因为玻璃导热性差,减少热量损失。5.操作都要快,手速快,目的还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以防增大误差。6.温度计最好准备三把,一把测酸,一把测碱,一把测混合液。扩展资料:化学中和热测定的问题:1、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比中和热更多,原因:除了发生中和反应外,还发生了下列反应:Ba2+(aq)+SO42-(aq)=BaSO4(s),此反应为熵减反应,放热(学过化学反应原理就能理解了)。2.中和热指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单位kl/mol,此处的物质的量当然是指H2O的物质的量。根据1,显然此处的强酸、强碱,。

高考,化学实验题和工业流程题有什么解题套路? 中和热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中和热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实验题和工业流程题有什么解题套路? 中和热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中和热的计算式 Q=mcΔt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来测定的,因此书写它们的热。

高考,化学实验题和工业流程题有什么解题套路? 中和热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中和热测定实验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

高考,化学实验题和工业流程题有什么解题套路? 高考化学实验题在答题之前,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

1化学键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写出结论,举出例子2画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图3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4列举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体会“需要加热、点燃等条件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是否正确5设计中和热测定装置图及注意事项.重点是第5个 其他可以不解决

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后是如何计算得出中和热的值的? Q=mcΔt?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即Q=(V酸ρ酸+V碱ρ碱)?c?(t2-t1)实验二 中和热。

中和热的测定的目的是?原理是?所需器材是?注意事项是?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一、实验目的 1.理解并掌握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的计算原理;仪器:滴定管及烧杯

试回答下列中和热测定的有关问题。(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环 ,(1)温度计(2)不能,因为铜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易使能量散发出去,使测定结果偏小。(3)△H=-1.672(t 2-t 1)kJ/mol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及有关计算,特别注意,中和热的测定:仪器的选择;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中和热的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中和热的测定中最关键的就是保温隔热,要尽可能的防止热量的损失;其次是温度的测量,要测出开始时和最高点时的温度,才能得到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值,温度计的精确度要尽可能的高;同时,测量速度还要快,这样才能减少实验误差。实验测得的是酸碱中和生成一定物质的量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还必须换算成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能量才是中和热。因此计算时可用以下公式完成。H=-Q/n=-cm△t/n c=4.18J/(g·℃),m=m 1+m 2=100g,△t=(t 2-t 1),n为中和反应中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单位为kJ/mol

化学实验:中和热的测定的目的是?原理是?所需器材是?实验步骤是?注意事项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