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岩石剪切试验破坏判断标准 岩石的破坏

2020-10-03知识4

岩石的破坏准则是载荷还是变形 载荷与变形是相互联系的,并不能截然分开。对局部材料而言,只有拉断和剪断两种形式,只要变形达到一定的数值材料就会发生破裂[50]。拉伸破坏之后材料发生分离,不能承载,载荷与变形的峰值具有一致性。但是岩石剪切破坏之后仍可以承载正应力和剪切应力,承载特性与应力状态有关。岩石破坏之后仍可以承载更大的载荷。另一方面,尽管局部材料达到一定变形时发生破裂,但岩石是非均质材料,各处承载并不相同,而材料变形与承载能力的变化有关,因此一定尺度的岩石在达到破坏或承载极限之时产生的变形与应力状态有关,不可能存在一个用应变(单位长度的变形量)表示的破坏准则。从图7-36、图7-39和图7-46可以看到,大理岩试样三轴压缩损伤后内部具有大量裂隙,单轴压缩强度和平均杨氏模量各不相同,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从风化岩石或者直接从煤系地层钻孔取心得到的岩样,内部具有大量的微裂隙,强度σS和平均杨氏模量E离散性很大,文献[19]发现二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σS=ε0E(7.25)式中,ε0是一个回归参数。对图4-25中长石砂岩14个试样单轴压缩试验的回归结果是ε0=5.25×10-3,相关系数R=0.971;文献[51]中煤层底板深达150 m内取得的。

岩石剪切试验破坏判断标准 岩石的破坏

实验三 岩石的剪切强度试验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0剑雨留香0实验三岩石的剪切强度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岩石在剪切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抗剪切强度,是反映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剪切实验根据剪切面上有无正应力分为直剪实验和压剪实验。通过采用压剪实验即角模压剪实验测得岩石的内摩擦角和黏聚集力。通过本实验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了解岩石抗剪实验所用模具的结构组成、掌握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二、实验仪器(一)设备1.材料实验机。2.岩石试样加工机械: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3.变角剪切夹具。(二)量具1.游标卡尺,精度0.02mm。2.钢板尺。3.直角尺。4.百分表架。5.百分表。6.水平检测台。三、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一)标准试件采用5cm5cm5cm的正方形试件。(二)加工精度1.试件各边长公差不得超过mm2.两端面不平行度不大于0.1mm。3.相邻两平面的不垂直度:将试件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件垂直边侧,要求两者之间无明显缝隙(三)试件数量应根据实验方式确定,当取5个以上的剪切角度,每个角度下做一个试件的剪切试验时,所需试件最低数量为5个;当取3个角度,每个角度下做3个试。

岩石剪切试验破坏判断标准 岩石的破坏

岩石的承载力特征值2000kpa属于什么岩石 1.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破碎的能力称为天然强度;2.岩石的酸,碱度即指岩石中酸碱的饱和程度;3.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

岩石剪切试验破坏判断标准 岩石的破坏

剪切破坏的强度理论认为,物体中只要剪应力增长到某个极限,物体就要产生大的塑性变形而屈服、滑移或破坏。一、最大剪应力理论[H·特雷斯卡(Tresca)理论]在受力物体中取出一个立方体的小单元,立方体表面和主平面平行,如图1-2-3(a)所示。这样,在它的表面上作用有主应力σ1、σ2、σ3。再规定以压应力为正,且σ1>σ2>σ3。由力学分析得知,最大剪应力(τm)必定发生在通过σ2而且与σ3、σ1成交角45°的平面[110]上,即如图1-2-3(b)中画阴影的平面。它的大小是:碎岩工程学特雷斯卡理论认为,只要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物体就破坏。在简单的剪切试验时,材料在剪切应力R剪下破坏,在别的情况下只要τm=R剪,物体也都要发生破坏。图1-2-3 最大剪应力计算若实际测出的单向抗拉强度是R拉,那么这一理论认为,拉伸试验时试件也是由剪切导致破坏的,由于这时σ1=0,σ3=-R拉,故破坏时有:碎岩工程学即这一理论要推论出简单的抗剪强度必定只有简单抗拉强度的一半。类似的推理还能得出R剪=R压/2和R剪=R扭的结合。这里R压是材料的抗压强度,R扭是抗扭(剪)强度。综上所述,根据本理论,在各种复杂应力作用下,只要最大与最小主应力之差(不考虑。

岩石的破坏常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破坏原因是什么 破坏类型: 1、张破裂 2、剪破坏 3、结构体滚动 4、结构体沿结构面滑动 5、梁板溃屈和弯折破坏 6、倾倒失稳 破坏原因: 岩体破坏与岩体结构及环境应力(见岩体中应力)状态。

什么是摩尔库伦破坏准则

#硬度计#剪切试验#硬度测试#剪应力#剪切强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