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植物病原菌物所致病害特点有哪些 归纳各类病原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

2020-10-03知识2

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能寄生于植物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都属于植物病原微生物。在轻微条件下它们只引起植物生长的失调并降低其在生态环境中的生活和竞争能力;严重时则会导致植物死亡、大幅度减产和饥荒。病原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专一性。不同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宽窄不同,有些病原菌只危害一种或少数几种植物,另一些病原菌的专一性较低,它们常能寄生于多种不同的植物。有些病原菌除了寄生以外,在没有适合的寄主时,还能营腐生生活,它们属于兼性寄生的类群。在植物体内大量发展的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干扰植物的正常功能并引起病害的典型症状。例如,植物叶组织坏死造成叶斑;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可使植物组织和细胞解体造成溃疡和腐烂;气孔或输导组织被病菌侵染后可导致萎蔫和枯萎;叶绿素合成代谢的破坏则造成植株缺绿;病原菌产生的吲哚乙酸等生长素类物质可使局部组织细胞过度增生而产生畸形、树瘿等特殊形态。植物一旦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之后常常会给某些条件致病菌造成侵染的机会,两类微生物的双重侵染又进一步加重了对植物的损害。植物病害对农业、林业及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威胁,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一种作物在某一特定地区种植的可能性,在病害高发区。

植物病原菌物所致病害特点有哪些 归纳各类病原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

植物菌物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诊断技术要点 这两类病害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检测病原菌,不过,田间或室内可以从病状和病征进行初步判断。菌物类病害多出现坏死、腐烂、萎蔫等病状,细菌性病害病状多为坏死、穿孔等,病健。

植物病原菌物所致病害特点有哪些 归纳各类病原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

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物种类主有哪些 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寄生植物植物病害病原物是能侵染寄生于植物体并导致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生物。多为异养型的非专性寄生物。病原物虽具有致病能力,但不是形成植物病害的决定因素,更不是唯一的因素。能否导致发病,还决定于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植物病原菌物所致病害特点有哪些 归纳各类病原物所致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

植物病原病毒的基本特点如何?它们所引起的病害症状类型有哪些 ①植物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蛋白质外壳组成,分子量小于 3×103U。②植物病毒的基本形态为粒体,大部分植物病毒的粒体为球状、杆状、线状和弹状等。线状病毒多为 11—30nm×750nm,个别可达 2000nm。③植物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有得病毒还含有少量的糖蛋白和脂类。一般杆状或线条状的植物病毒,中 间是螺旋状核酸链外面是由许多蛋白质亚基组成的衣壳。④植物病毒是一种严格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作为一种分子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像真菌那样具有复杂的繁殖 器官,也不像细菌那样进行裂殖生长,而是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组分再组装成子代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

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是什么?

植物菌物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诊断技术要点 这两类病百害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检测病原菌,不过,田间或室内可以从病状和度病征进行初步判断。菌物类病害多出现坏死、腐烂、知萎蔫等病状,细菌性病害病状多为坏死、穿孔等,病健交道界部位多有水渍状晕圈。病征上,菌物类病害有霉状物、粉状物、丝版状物、权菌核粒等,而细菌性病害的病征主要是菌脓。

植物的病原真菌会引起哪些病害? 植物病原真菌:真菌是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物,80%左右的植物侵染性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每种植物都可受到几种以至几十种真菌的为害,诸如小麦锈病、稻瘟病、蔬菜软腐病、苹果树腐烂病等都属于真菌性病害。真菌的躯干(营养体)是很细的有分枝、多数有分隔的丝状体即菌丝体,它没有叶绿素,只能从植物或周围环境中吸收现成的营养供其生长。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产生繁殖结构并形成多种无性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等),无性孢子借助风、雨、昆虫等的传播可再次侵染植物引起发病;在生长季的后期许多真菌还可通过两性孢子或器官等的配合而形成多种有性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等)。附着在病残体或种子上等处的无性或有性孢子一般可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来源;有些真菌以休眠菌丝体或菌核、子座、菌索等特殊结构越冬而成为下年的侵染来源。

植物病原菌物的组织分离法的操作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1)培养皿准备:取灭菌培养皿一个,置于湿纱布上,在皿盖上注明分离日期、材料和分离人姓名。(2)培养皿平板制备:用无菌操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63373739作法向培养皿中加入25%乳酸1-2滴(减少细菌污染),然后将熔化而冷至45W左右的马铃薯琼胶培养基一管倒入培养皿中,轻轻摇动使成平面(分离细菌时则不能加乳酸)。(3)切取病组织小块(叶斑病类):取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新鲜病叶,选择典型的单个病斑,用剪刀或解剖刀从病斑边缘切取小块(每边长约3一5毫米)病组织数块。(4)表面消毒;将病组织小块放入70%酒精中浸数秒钟后,按无菌操作法将病组织移入0.1%升汞液中消毒1-3分钟,然后放火灭菌水中连续漂洗三次。也可用漂白粉精片(1-2片),研磨后加灭菌水10ml,消毒5-10分钟。果实、块茎和枝秆等组织内部的病原菌可用脱脂棉蘸70%酒精涂拭病部表面,通过火焰烧去表面酒精,重复进行2-3次,达到表面消毒。(6)用无菌操作法将病组织小块移至培养基平面上,每培养皿内可放4—5块。(6)翻转培养皿,放入26-28t恒温箱内培养,3—4日后观察结果。(7)用无菌操作法自培养皿中选择菌落,挑取少许菌丝及孢子,在显微镜下观察。如系。

#植物组织#孢子#孢子植物#真菌孢子#植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