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总供求均衡图

2020-10-04知识10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总供求均衡图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统计数据的指导能力精确,商业信息化体系高度发展,企业遵循市场发展的理念。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总供求均衡图

货币供需均衡怎样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 本节讲述货币供需均衡与社会总供需均衡的关系,分析并引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内容〗一、货币均衡的判断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如果把货币供给看作是外生变量,它决定着货币需求。当经济处在商品短缺阶段时,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大量的投资机会,货币需求非常大,货币的外生性非常明显。如果把货币供给看作是内生变量,它决定于货币需求。当经济处在商品相对过剩阶段时,在经济运行中,投资机会不多,货币需求变小,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变得非常明显。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发生通货紧缩,正说明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2.货币均衡货币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大体相等的状态,即Ms≈Md货币的非均衡就是Ms≠Md。即或MS>MD,存在通货膨胀;或MS,存在通货紧缩。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判别标志是:物价和利率物价: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则名义收入增加,名义货币需求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名义收入减少,名义货币需求减少。如果名义货币供应不能随之调整,必然带来货币供求的非均衡。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更重要的表现为利率的变化。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产生通货膨胀,会使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

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总供求均衡图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

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还有哪些表现呢? 除利率之外,货币失衡还会通过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表现出来,其典型形式就是价格水平的波动

什么是供求理论 马克思的供求理论2113:1.供求关系5261是商品4102经济的基本关系。商品经济的许多范畴都1653可以统一到供求关系之中。如研究商品关系的那些基本范畴:生产与消费、价值与使用价值、商品与货币等相互对立的概念.一旦把它们与市场相联系.实际表示的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研究商品和价值的一般关系时不涉及市场,因而不以供求关系表示。马克思指出。在市场上。“互相对立的只是两个范畴:买者和卖者。需求和供给”。“在商品的供求关系上再现了下列关系:第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买者和卖者的关系;第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尽管二者可以由第三者即商人来代表”。2.供给和需求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都由生产产生。处于对立地位的供给和需求彼此很难分清。在不同的角度说.供给就是需求.需求就是供给。属于增加供给的生产活动同时增加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和由于增加对劳动的需求而增加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换言之.生产中的生产需求也可以说是供给。马克思在谈到供给和需求的含义时说。“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象只是同义反复”:并认为供给和需求都决定于生产:“供给和需求是由生产本身。

#市场均衡#供求关系#经济#均衡生产#供求理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