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欧拉定理 数论

2020-07-16知识5
数论 欧拉定理证明 为何要整个完全剩余系的数相乘 使的巧劲. ax1*ax2*.*axxφ(n)-完全剩余系(自己证明两两不同余就行) a^φ(n)*x1*x2*.*xφ(n)mod n x1*x2*.*xφ(n)mod n-完全剩余系不同的完全剩余系相乘,模n的余数是相同的. 两边出现了等量,由于(a,n)=1 所以得出a^φ(n)≡1(mod n) 大学数论--利用欧拉定理接一次同余方程 欧拉定理 对于互质的整数a和n,有aφ(n)≡1 mod n 证明:首先证明下面这个命题:...文章来源:http://www.kb120.com 原文链接:http://www.kb120.com/content/360302809.html 初等数论四大定理分别是什么? 初等数论四大定理分别是:威尔逊定理、欧拉定理、剩余定理(孙子定理)、费马小定理威尔逊定理:当且仅当p为素数时,有:(p-1)!1(mod p) 百度百科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04247.htm 欧拉定理:若n,a为正整数,且n,a互质,(a,n)=1,则:a^φ(n)≡1(mod n) 百度百科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48903.htm 剩余定理(孙子定理):若有一些两两互质的整数m1,m2,…,mn,则对任意的整数a1,a2,…,an,以下联立同余方程组对模m1,m2,…,mn有公解: x≡a1(mod m1) x≡a2(mod m2) x≡an(mod mn) 百度百科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57384.htm 费马小定理:若p是质数,且(a,p)=1,则:a^(p-1)≡1(mod p) 百度百科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263807.htm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采纳吧O(∩_∩)O! 数论:欧拉定理(Mathematica) 数论:欧拉定理(Mathematica),介绍数论中的缩系与欧拉定理,使用Mathematica计算和验证。 看不懂欧拉定理的意思,求救 两个整数a、b,若它们除以整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与b对于模m同余或a同余于b模m记作 a≡b(mod m)读作 a同余于b模m,或读作a与b对模m同余.对这个式子,通俗一点解释就是:a^φ(n)和 1 除以 n 的余数相同.下面是来自. 初等数论 1.分解240=3*5*16,phi(3)=2,phi(5)=4,而对于16,使用Carmichael公式,得lambda(16)=4 因为大于5的质数p与3,5,16互质,所以p^2≡1≡p^4(mod 3),p^4≡1(mod 5),p^4≡1(mod 16),即p^4≡1(mod 3*5*16=240).Q.E.D.2.如果题. 欧拉定理的数论定理 在数论中,欧拉定理,(也称费马-欧拉定理)是一个关于同余的性质。欧拉定理表明,若n,a为正整数,且n,a互质,则: 证明将1~n中与n互质的数按顺序排布:x1,x2…xφ(n)(显然,共有φ(n)个数)我们考虑这么一些数: m1=a*x1;m2=a*x2;m3=a*x3…mφ(n)=a*xφ(n) 1)这些数中的任意两个都不模n同余,因为如果有mS≡mR(mod n)(这里假定mS更大一些),就有: mS-mR=a(xS-xR)=qn,即n能整除a(xS-xR)。但是a与n互质,a与n的最大公因子是1,而xS-xR,因而左式不可能被n整除。也就是说这些数中的任意两个都不模n同余,φ(n)个数有φ(n)种余数。2)这些数除n的余数都与n互质,因为如果余数与n有公因子r,那么a*xi=pn+qr=r(…),a*xi与n不互质,而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些数除n的余数,都在x1,x2,x3…xφ(n)中,因为这是1~n中与n互质的所有数,而余数又小于n. 由1)和2)可知,数m1,m2,m3…mφ(n)(如果将其次序重新排列)必须相应地同余于x1,x2,x3…xφ(n). 故得出:m1*m2*m3…mφ(n)≡x1*x2*x3…xφ(n)(mod n) 或者说a^[φ(n)]*(x1*x2*x3…xφ(n))≡x1*x2*x3…xφ(n) 或者为了方便:K{a^[φ(n)]-1}≡0(mod n)这里K=x1*x2*x3…xφ(n)。可知K{a^[φ(n)]-1}被n整除。但K中的因子x1... 数论四大定理的欧拉定理 在数论中,欧拉定理(Euler Theorem,也称费马-欧拉定理或欧拉函数定理)是一个关于同余的性质。欧拉定理得名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该定理被认为是数学世界中最美妙的定理之一。欧拉定理表明,若n,a为正整数,且n,a互质,则: 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数学家,13岁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著名数学家贝努利的精心指导.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在世时发表了700多篇论文。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整整用了47年。 数论 欧拉定理证明如图第六题的两道 我没记错的话,书后面是有这两题的答案的。第五题x^p=x mod p 就用这个来做,把多项式表示成一般形式,然后带入直接算就得出答案。第六题,第一问直接因式分解然后可以得出一个q可以是a+1的因子,否则q能整除(a^p-1)/(a-1) 你把后面的分式展开然后做同余方程就能得出另一边。第二问构造一下,令a=2^p^(s-1),设q是他的一个素因子,且q|(a^p-1)/(a-1),然后证明q不可能是a+1的因子,后者可用反证法,做完这步后再证明满足 2^x=1 mod q的最小正整数x=p^s.显然(2^p^(s-1))^2=1 mod q那么2^p^(s-1)=1或-1 mod q两个都讨论一下发现只能是2^p^(s-1)=-1mod q 故x=p^s。那么推出p^s|q-1,这个可以由费马小定理得出,显然上述是对p>2做的,当p=2时,上面的论证也是对的。如此就用这个结论p^s|q-1得出:当p>2时:q=2kp^s+1, p=2时:q=2^sk+1。由于以上s是任意取得,故结论得证。(难道是新版本的?没有提示? 初等数论中的同余,欧拉定理与费马小定理 561=3*11*17 3,11,17都是质数且,因为(a,561)=1,所以(a,3)=1,(a,11)=1,(a,17)=1 根据费马小定理有: a^2≡1 这样(a^2)^280≡1,即 a^560≡1(mod 3) a^10≡1 这样(a^2)^56≡1,即 a^560≡1(mod 11) a^16≡1 这样(a^2)^35≡1,即 a^560≡1(mod 17) 而 3,11,17都是质数,所以 a^560≡1(mod 3*11*17) 即 a^560≡1(mod 561)

#初等数论#数论#欧拉定理#同余定理#欧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