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寻访藏书家之墓 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

2020-10-04知识3

中国清代休宁县一共出现了多少位状元? 楼上说得不对,好像是十三个!虽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休宁县在清代出了13个状元位居全国之首”的中国第一状元县纪录一直不被关注,现在,由于《新安晚报》的推波助澜,终使这笔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资源得以被珍视利用。“中国第一状元县”的灯箱广告,已经亮上县城齐云大道的灯柱。《中国第一状元县》一文刊发的当天,所有报刊亭里《新安晚报》瞬间便被抢购一空,一时未能买到报纸又欲先睹为快者,只得依仗复印件略解燃眉之急,仅县政府办公室就复印了几十份。走近中国第一状元县,给笔者冲击力最大的,还是“县长派出特派员,历经艰辛访状元”的趣事。胡宁,这位曾经出任过《黄山日报》总编辑的儒雅、年轻的状元县县长,不久前紧急派出了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汪顺生和县电视台记者黄永强两名特派员,奔赴休宁状元寄籍地,寻访、搜集一切关于休宁状元的资料。笔者见到了疲惫不堪的汪顺生,他们刚刚结束部分寻访工作回来休整。此次寻访地包括南京、苏州、常熟、太仓、上海、杭州、南浔和宣州等地,历时12天。他们一路风雨兼程,轻车简宿,每到一地,便马不停蹄地跑方志办,进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史料中钩沉寻觅,仅古籍史书就查阅了100多部。同时,。

寻访藏书家之墓 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

中国最后一位科举状元到底是刘春霖还是张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甲辰科,这一科的状元是刘春霖,所以刘春霖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科举状元。张謇也是清末时期的一位科举状元,他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状元的,而且他参加的这场科举考试和以往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不一样,这场考试是因为慈禧太后60寿辰而特开的恩科。值得一提的是张謇和刘春霖两人能成为状元都很偶然。张謇原本考取的只是第60名贡士,按理说这样的成绩在殿试中一般只能位列三甲进士,但是因为当时光绪的老师翁同龢很赏识张謇这个人,最后正是在翁同龢的操纵下张謇才得以高中状元的,所以说张謇这个状元来的很偶然。刘春霖的状元路是另一番情况,刘春霖在会试中考的是第二名,第一名是广东人朱汝珍。当时是慈禧太后主持殿试,考官将贡士们的答卷排好名次后呈给慈禧太后审阅,慈禧太后翻开第一份朱汝珍的答卷后,对朱汝珍答卷的内容颇为满意,但是有三个地方不符合慈禧的口味。朱汝珍这份答卷的字体笔画比较粗,这点不符合慈禧的审美;朱汝珍的籍贯是广东,这点也颇令慈禧太后厌恶,因为太平天国、维新派以及反清的孙文等人都是广东人。此外,朱汝珍名字中的“珍”字让慈禧想起了光绪的珍妃,慈禧是讨厌珍妃的。出于。

寻访藏书家之墓 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

如何评价唐朝的李泌? 正本清源话中庸(十三)2015-12-23 天瓶云水 闲人碎语十四、方圆动静中的中庸智慧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寻访藏书家之墓 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

#张謇#清朝历史#曹雪芹#中国近代史#慈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