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胡居仁白鹿洞书院 胡氏宗祠对联八字以上

2020-10-04知识3

江西在古代为什么会是文人墨客的景仰之地? 古代江西的成功来自古代江西的贡献,尤其是唐宋以来,江西文化与经济独领风骚,不亚于明清浙江和近代湖南。首先是江西文人,唐宋八大家三个是江西人,近乎一半,与江西结缘的诗人墨客不计其数,盛誉江西应该是《滕王阁序》始。其次是江西籍独霸官场,宋明时期江西人几乎在科举处于垄断地位,最盛时有一部皇榜半江西,自然与江西教育文化有关,如中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最后是江西经济贡献巨大,茶马古道繁荣千年,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堪称是资本主义萌芽前期时代,中国的英文就是瓷器,瓷器的来源就昌南(景德镇古称)。还有一个就是江西风景秀丽,惹来无数骚客文人,庐山诗文就数不胜数,《水浒传》开篇龙虎山,还有三清山井冈山武夷山,鄱阳湖赣江等等。江西就是文人的天堂,也是孕育学子的圣殿!如今的江西很穷很落后,周边省都超过江西,真是江西的悲哀,希望江西早日复兴!

胡居仁白鹿洞书院 胡氏宗祠对联八字以上

荀有益,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爆,十日寒。请讲出讲此句格言的人的名字? 原文应该是: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撰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文学家胡居仁(1434-1484)自题联。胡居仁 胡居仁(1434—1484。

胡居仁白鹿洞书院 胡氏宗祠对联八字以上

江西四大书院的豫章书院 位于南昌府进贤门内(南昌第十八中学),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的传播、人才培养的著名官学机构。书院创建于南宋,为当时理学家们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明时期一度改“豫章二十四先生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改名为“理学名贤祠”。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抚马如龙重建,聘南昌进士熊飞渭为山长;选江西各府、州、县、厅学之生员俊秀者入学。五十七年(1718),康熙皇帝御书“章水文渊”四字门额赐予书院,使书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由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重视,豫章书院成为全国闻名遐迩的大型书院之一。豫章书院源于江西豫章罗氏,汉惠帝时大农令罗珠奉守九江郡,郡人张交献地,乃与灌侯筑新城,并在沟内手植豫章树,豫章郡因此而得名。罗氏此后以豫章为堂号显于天下。古豫章书院创于南唐升元二年(938),距今1000余年,为江西四大书院之首。明万历七年(1579),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先后重修,改祀宋、元、明诸儒,称“豫章二十四先生祠”即罗从彦(豫章)、陆九韶(梭山)、陆九龄(复斋)、陆九渊(象山)、李燔(文定)、黄灏(商伯)、张洽(元德)、吴澄(草庐)、吴与弼(康斋)、罗伦。

胡居仁白鹿洞书院 胡氏宗祠对联八字以上

胡居仁的人物生平 胡居仁幼时聪敏异常,时人谓之“神童”。稍长,胡居仁从安仁干淮游先生学习《春秋》,日千言。他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左传公羊、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辞等,无不涉猎。成年后,师从崇仁硕儒吴与弼,饱读儒家经典,尤致力于程朱理学。常与友人陈献章、娄谅、谢复、郑侃等人交游,吟诗作赋。人谓之崇仁学派,名闻当时,影响后世。胡居仁学业上主张以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行为上持敬,认为“操存勿失,莫大乎敬”。他端庄凝重,对妻子如严宾。手置一册,详书得失,用作自考。鹑衣箪食,晏然自在。筑室山中,读书处取名“敬斋”,四方来学者甚众,皆告之曰:“学以为己,勿求人知。语治世,则曰:“惟王道能使万物各得其所。同时,他还坚决放弃科举,身居山野,除侍亲和讲学外,不问世事。后为扩展见闻,四处访学,与同乡娄谅、罗一峰、张东白论学于弋阳的龟峰和余干的应天寺。曾主持白鹿洞书院,又讲学于贵溪涧源书院和淮王府,专讲穷理尽性至命,是明代程朱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明成化年间,胡居仁东游钱塘、太湖等地,寻访名贤;遍览金陵、浙江、福建等地的风景名胜,与人交流探讨学术。胡居仁在世时曾经历了“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代宗朱祁任继位,。

胡氏宗祠对联八字以上 安国成名,本由吴母;稚威有妹,不亚刘家。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趋。清·曾国藩撰胡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清代大臣曾国藩(1811-1872)书赠胡林翼联。筑堤溉田,起春阳颂;辅君开国,奠盘石安。上联典指晋代秦州刺史胡烈的事典。下联典指明初大将、右翼统军元帅胡大海的事典。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明·胡居仁撰胡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明代文学家胡居仁(1434-1484)自题联。遗爱在人,莲幕留图纪南啸;藏书贻后,槐阴亲手植东园。胡位咸撰胡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安徽省绩溪县县城胡氏宗祠联。上联典指该族七十二世祖胡原,明代人,曾在福建兴化府做幕僚,平反一大冤狱,当地士民绘“莲幕图”并作诗文赠他。下联说该族七十六世祖胡有明,明代人,曾在县城东建\"东园书屋\",并植槐、桂树。其孙胡松,字茂卿,正德年间进士,嘉靖年间官至工部尚书。姜水源长,伯祖启航,陈留始发;东山地沃,安石兴苗,宝树成荫。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胡氏宗祠“安定堂”联。宗风自衡麓以外,若五峰、若双湖,类能为道学功臣,昭兹来许;世变当海水群飞,或割地、或纳币,问谁斥和戎宰相,绍我先人。湖南省华夏桥胡氏宗祠联。上联“道学。

清明梅港游作文 梅港位于余干东南部,是西汉大将梅鋗故乡和明理学家胡居仁墓葬地。清明时节,从县城驱车30公里,博友陆小锋热心作陪,同博友周锋荣、江锦灵在梅港作踏春吊古之游。。

江西在古代为什么会是文人墨客的景仰之地? 众所皆知,江西历史文化悠久、璀璨,人们常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形容。那么为什么江西在在文人墨客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且不说唐宋期间各类大家在江西留下以万计的墨宝。作为文人墨客必到的书院,江西的书院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提及江西的书院,还得从唐代桂岩书院说起。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在长安设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用于校刊,收藏经籍。从事教学活动的书院大约始于中唐时期,唐代桂岩书院大致创于此时,它不但是江西书院史上最早的书院,也是中国最早的聚徒讲学书院之一。因此,江西是讲学书院起源的摇篮。两宋、元、明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在全国独占鳌头,清代,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书院发展迅速,但江西仍位居第二。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江西有名的书院比比皆是,如闻名全国的白鹿洞、濂溪、白鹭洲、象山、鹅湖、豫章、怀玉、东湖书院等,其中,又以白鹿洞书院名气最大,历经千年,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1)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东北玉屏山南,虎溪岩背后。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有六合洞、朝天洞、宛在洞等洞景。原有三宝殿和僧舍,相传为朱熹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曾来过此地,后人纪念他亦在此起名“白鹿洞”唐德宗贞元年间(785。

胡氏宗祠对联 [皖]》胡姓宗祠堂联的部份内容: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2&id=47902〖胡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冬去松枝仍独秀;春来梅蕊已齐开。佚名撰胡姓宗祠通用。

#白鹿洞书院#中国古代史#居仁#国学#宋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