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历届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 帕夫洛夫 朱可夫

2020-10-05知识4

二战苏军建立机械化部队较早,为何到1942年才装甲成军? 感谢小秘书的邀请!分两步回答该问题:1942年以前,苏军装甲未成军的原因:从人员看,缺乏经验丰富的指挥官1941年,希特勒对苏实施“巴巴罗萨”计划时,距离苏联刚刚结束的大清洗活动时间很近。由于在此次活动中,被处决和免职的有经验的苏军高级指挥员非常多,包括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创立者—图哈切夫斯基,这样极大地破坏了红军的战斗力。人才的培养和补充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有经验的指挥官更是需要经过战争的磨炼,才能胜任。可以说人才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苏军装甲成军。(图片来源于网络)从装备看,坦克等装甲武器数量严重不足与人才培养一样,武器装备的生产也需要时间。当时,苏联正在生产的KV-1型重型坦克,以及T-34中型坦克,质量都是不错的,甚至超过了德国同时期的坦克性能。但在希特勒入侵前,苏军坦克的数量总计只有1800辆,而其对手的可用坦克数量达到3000辆,几乎相差一倍。苏军坦克数量少,也是其装甲未成军的原因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从作战思想看,战前存在严重的指导偏差在希特勒入侵之前,苏军刚刚打完苏芬战争。尽管取得了胜利,但只能算惨胜,甚至可以说苏军在此次战争中蒙受了耻辱。铁木辛哥接替被解职的梅列茨科夫以后,使用的是。

曼施泰因给霍特发来新命令3天以后,战况开始有了哪些发展? 3天以后,缺口扩大到90英里,意大利部队仓皇溃逃。南边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11月19日苏军发动攻势的第一天就受到重创,正处在瓦解中。因此,曼施泰因必须调出霍特的一部分装甲部队来协助堵住这个缺口。于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发生了。不仅顿河方面的部队向后撤退,已经进到斯大林格勒这样近的霍特的部队也后撤了。这些撤退又转过来使高加索方面的德军受到威胁。一旦苏军打到罗斯托夫,高加索方面的德军将被切断。圣诞节后一两天,蔡茨勒向希特勒指出:“如果你再不下命令立即撤出高加索,我们就要碰到第二个斯大林格勒了。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才很不情愿地于12月29日给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下达了必要的指示。“A”集团军群由德军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编成。它们没有完成夺取盛产石油的格罗兹尼油田的任务,现在也不得不在目标在望时开始迅速后撤了。原来在苏军西南方面军当面的大约17个师的全部敌人被歼,物资储备亦被苏军缴获。德军及仆从国军队被俘6万人,击毙者亦不少于此数。现在,少得可怜的德军,除少数例外,已几乎不作抵抗了。但是,在奥布利夫斯卡亚-上奇尔斯卡亚一线,德军还在顽强地进行防御。在莫罗佐夫斯克地域,苏军已于11月28日抓到原先。

战争与和平的作品背景 《战争与和平》对19世纪初叶俄国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作了全面的反映。在政治和军事上,托尔斯泰把表现的重心放在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上。在表现社会生活上,托尔斯泰着重描写了四大家族中年轻成员的变化和探索。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标志着俄国农奴制社会正礼崩乐坏,疾速地向西方文明的资本主义迈进。经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的上下求索,托尔斯泰终于推出《战争与和平》。历史背景1355年,亚力山大二世登基。当时,沙皇政府由于在克里木战争期间遭到军事火败而削弱,农民暴动风起云涌,各方面人士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废除了农奴制,并实行了一些自由主义改良政策。因1825年起义失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也在这时被赦免。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巴巴罗萨计划”为代号,集结了300万兵力,出兵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由此打开。1942年6月,德军开始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1942年8月,德军开始对斯大林格勒进行大规模空袭,到11月中旬,斯大林格勒90%以上的地方都被德军占领。1943年1月10日,苏联集结7个集团军发起进攻,月底取得战役胜利。1945年5月9。

如何评价二战中基辅之战苏军的失利? 基辅会战苏军被俘六十多万人,这是斯大林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结果…。1941年7月初,守卫白俄罗斯的苏军西方面军在德军的强势碾压下全军覆灭:三十多万苏军官兵被合围而成为德军的俘虏,明斯克被攻陷意味着白俄罗斯落入了德军之手。苏联西部军区司令员帕夫洛夫大将因此而遭处决。1941年7月底,乌克兰这个广袤富庶之地成为了德军的下一个目标。希特勒欲将基辅变成下一个明斯克,即以更强大的重兵集团实力合围基辅,从而让基辅包围战成为自己的‘’大手笔‘’。驻乌克兰保卫基辅的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共有6个集团军,其中包括了69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和28个装甲旅。希特勒更是迅速充实了剑指乌克兰的南方集团军群:将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以及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师,并一部分机械摩托化师加强了本来已经有39个步兵师的南方集团军群。严峻的现实迫使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向斯大林进言:为了避免基辅成为下一个明斯克,更为了保存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几十万人的作战实力,因此而建议放弃基辅会战。而斯大林则认为失掉基辅相当于失掉了乌克兰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故而坚持基辅会战而反对朱可夫的建议,并认为朱可夫是在‘’胡说八道‘’。朱可夫于是负气向斯大林提出请求。

斯大林如何应对希特勒的背信弃义 1941年6月14日,即希特勒全面进攻苏联的前一周,苏联塔斯社曾正式发表声明,称德国决不会进攻苏联。1941年5月14日,希特勒在致斯大林的密信中说,准备从6月15至20日开始将部队从苏联边境往西运送的工作。密信最后说:如遇我手下将军之挑衅行为未能避免,务请保持克制,切勿采取反击行动,务请通过您所知晓之联系渠道告我。只有如此,方可达致我与您明确商定之共同目标。然而铁的事实是: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于1941年6月22日悍然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苏军遭到重创,并一度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我们且来看看苏联高层尤其是作为一国之首的斯大林,在战争爆发前后是如何应对的。随着1941年6月22目的临近,苏联谍报机关的密报便愈来愈令人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然而斯大林坚信德国不会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这方面他有希特勒的亲口保证。6月19日,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和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下令备部队在7月1目前将机场统统伪装成周围环境的颜色。可当朱可夫得知波罗的海军区司令员命令防空部队系统进入战备状态时,斯大林却取消了这个命令,理由是“会给工业造成损失,引起种种议论,使舆论界的神经受到刺激”。6月21日傍晚,一名德军司务长向苏联边防。

历届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克列斯廷斯基(1919年3月25日-1921年3月16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919年3月25日-1924年1月21日)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1919年3月25日-1953年3月5日)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1919年3月25日-1926年10月23日)叶莲娜.德米特里耶夫娜.斯塔索娃(临时)(1919年7月-1919年9月)格里戈里.叶弗谢耶维奇.季诺维也夫(1921年3月16日-1926年7月23日)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1922年4月3日-1930年12月21日米哈伊尔.帕夫洛维奇.托姆斯基(1922年4月3日-1930年7月13日)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924年6月2日-1929年11月17日)克里门特.叶弗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1926年1月1日-1960年7月16日)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1926年1月1日-1946年6月3日)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1926年1月1日-1957年6月29日)扬.埃内斯托维奇.鲁祖塔克(1926年7月23日-1932年2月4日)瓦列里安.弗拉基米罗维奇.古比雪夫(1927年12月19日-1935年1月25日)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卡冈诺维奇(1930年7月13日-1957年6月29日)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1930年7月13日-1934年12月1日)斯塔尼斯拉夫.维肯季耶维奇.科西奥尔(1930年7月13日-1938年4月29日)。

如何评价二战中基辅之战苏军的失利? 基辅之战苏军损失整整一个方面军的兵力,苏军的失败绝不是广大官兵作战不力所致,完全是斯大林的错误指挥所导致!他拒绝让西方面军撤离基辅地区,直到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令部队撤退时,德军已经封闭了合围圈,西方面军的命运已经注定。为何德军可以轻易的包围如此庞大的一支苏军呢?原因便是在基辅附近苏军成功的阻止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推进,将其阻挡于第聂伯河一线。一方面是由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不如中央集团军群那样强大,尤其在装甲部队这一方面,所以导致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远不如中央集团军群;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这里的地形和苏军的坚决抵抗,由于基辅往西便是第聂伯河天险,再往西是沼泽地带,加上苏军西方面军实力也比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强大,所以在初期有效的抵挡了德军对基辅方向的进攻。迫使南方集团军群向防御薄弱的东南方向突击,结果取得很大进展。由于在战役前期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集中了最多的装甲部队,推进速度也最快最远,所以包括斯大林在内大部分苏联高层都认为德军的主攻方向是莫斯科,而南北两翼的进攻不过是为了掩护其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所在在德军到达斯摩棱斯克,斯大林反而认为在南翼的西方面军的强大兵力(上百万)可以从。

#纳粹德国#希特勒#基辅#斯大林#陆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