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人讲“上医治国”,这话该怎么理解? 徐大椿一病必有一病主方

2020-10-05知识29

清朝有哪些名医﹖ 1、邹润安2113邹润安(1790—1845年),名澍,子润安,江5261苏武进人,清代医药4102学家。有孝行,家贫1653绩学,隐于医。道光初,诏举山林隐逸,乡人议以澍名上,固辞。澍通知天文推步、地理形势沿革,诗古文亦卓然成家,不自表襮。所著书,医家言为多。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理摘要、医经书目,并不传。所刊行者,本经疏证、续疏证、本经序疏要。谓明潜江刘氏本草述,贯串金、元诸家说,反多牵掣,故所注悉本伤寒、金匮,疏通证明。而以千金、外台副之。深究仲景制方精意,成一家之言。一生勤苦自励,所著甚丰。其学识渊博,文理淹通,为世通儒。2、叶天士叶天士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一作子蕃),名时,医德高尚,又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叶阳生,名朝采,医术更精,读书也多,且喜欢饮酒赋诗和收藏古文物,但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当时叶天士才十四岁。叶天士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就走江湖,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同时拜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继续学习。他聪颖过人,“闻言即解”、一点就通,加上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见解往往超过教他的朱先生。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

古人讲“上医治国”,这话该怎么理解? 徐大椿一病必有一病主方

谁告诉我一代药王孙思邈的师傅是谁啊?

古人讲“上医治国”,这话该怎么理解? 徐大椿一病必有一病主方

徐大椿名医徐大椿的著作对后世 徐大椿主张医生要内外科兼修,不要 截然分开。他说:“必读书临症二者皆到,然后无误。因为在临床上常常会遇到内外症状兼有的病症,只有内外科兼修者,才能 正确辨证施治。。

古人讲“上医治国”,这话该怎么理解? 徐大椿一病必有一病主方

为什么中药方动不动就十几味甚至几十味中药制成?是越多越好吗? 中医讲求传承,从张仲景到吴鞠通,历代名医都讲求\"练\"药,练者,精通也。清代名医徐大椿说过用药如用兵。而兵贵精,不贵多,乌合之众,多而无用,。从方剂学看,平均十二至十四味之间,在临床上结合症状加减也就多加二至四味。本人处方一般在十四味左右,一般不超十八味;用经方则原味照录,不狗尾续貂。除肝硬化腹水破例用二十四味药。大处方的中医绝大多数是混子,他们根本就不懂中医方剂,\"借兼备而幸中\"就是叶天士痛斥的庸医。‘j这样的中医太多了,而且职称高。说句不好听的话,庸医这么多,而且职称高,谁该为此负责。这几年国医大师出了近百人,可大多数大师连医案\\都没出皈,要么没人问津。中医毁在谁手里?

#伤寒杂病论#徐大椿#叶天士#张仲景#中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