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红山文化出土老件 红山文化的出土文物

2020-10-05知识8

红山文化的出土文物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在石器中烟叶形、草履形的石耜、桂叶形双孔石刀是富有特征的农耕工具,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

红山文化出土老件 红山文化的出土文物

红山文化的出土的陶器有哪些? 北方地区中期文化以红山文化为代表,是距今五六千年的一种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体创造的农业文化,因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的陶器有泥制红陶、夹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4类。饰细绳纹、刻画纹和附加堆纹,由细绳纹组成的菱形回字纹已初具雷纹特征。器物为夹砂灰陶直筒罐类、钵盆和镂空豆类、壶类以及器座、盂、尊、双耳大口罐型器。晚期出现大平底盆,大敞口折腹浅盘细柄豆,并出现有彩绘陶。

红山文化出土老件 红山文化的出土文物

红山文化的时期,特征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距今约5000至6000年前,持续时间约2000年。红山文化分布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红山文化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红山文化的年代,与仰韶文化中、晚期相当,其生活有以下特色:生产工具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农具数量甚多,有石耜、石犁、石锄等。陶器制作红山文化的陶器,分为泥质红陶和夹沙灰陶两种。细泥的彩陶用作煮食,夹砂的划纹粗陶用来盛载食物。此外,还一些孕妇陶像。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饲养业也很发达,人们饲养猪、羊等家畜,有时也会以狩猎、采集野果为生。玉石雕刻动物型的玉石雕刻十分精巧,以猪、虎、鸟等形状为主,工艺水平极高,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色。

红山文化出土老件 红山文化的出土文物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有多少块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br/>;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

出土的玉鹰有什么特点? 玉鹰高2.5厘米,宽4.6厘米,厚0.4厘米,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器。红山文化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其遗址中发现了较多的玉器,其中有一定数量的玉鸟,多为鹰类。常见的。

#文物#考古#玉#红山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