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煤层风氧化带的形成 什么是煤层的风化氧化带

2020-10-06知识6

煤矿里煤自燃该怎么灭 千万别用水灭,因为煤里的碳元素和水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使燃烧更旺,甚至爆炸,也不能用含二氧化碳的灭火器,因为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也能使燃烧更旺,如果有必要,最好是用沙子或泥土覆盖住燃烧物,使其与氧气隔绝,就能灭火.因为自燃是缓慢氧化的结果,缓慢氧化可以不断生热,最终达到燃点,即自燃,最好是能通风良好,还要适当的翻动煤块,以释放热量.希望可以帮到你

煤层风氧化带的形成 什么是煤层的风化氧化带

煤层风氧化带是否有突出危险? 煤炭资2113源储量估算中,煤层风氧化带垂深都是根据煤质化验5261指标来确4102定,对在煤层底板等高线上如何确1653定煤层风氧化带宽度没有明确的规定,为此,依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三种地质情况:地表基本平坦;地表有倾角且倾向与煤层倾向相同;地表有倾角且倾向与煤层倾向相反,分别用制图法、计算法确定其煤层风氧化带的宽度

煤层风氧化带的形成 什么是煤层的风化氧化带

什么是风化带、氧化带、原生带(矿石风氧化特征)在水、大气、热和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地壳上部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的过程和现象(见)。。

煤层风氧化带的形成 什么是煤层的风化氧化带

地质图中的风氧化带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风化带的意思因为提到了氧化,就是指由于受到水、日照、温度、生物等物理和化学作用,使岩壳从完整变得破碎。受到风化作用强烈的叫风化带或者风化壳

什么是煤层的风化氧化带 就是煤层露头的地方,煤层跟空气接触会被风化氧化,一般沿着煤层的露头线深入一定的深度

瓦斯爆炸与煤层自燃 (一)瓦斯爆炸 瓦斯突出后,若遇有燃火点则极易发生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是煤矿的一种主要地质灾害。1.瓦斯的生成与聚集 矿井瓦斯是在矿床或煤炭形成过程中所伴生的天然气体。

煤层自燃性是怎么划分的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用来区分和衡量不同煤层发生危险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对矿井煤层自然发火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煤矿采取以每克干煤在常温(30℃)常压(1.0133×105Pa)条件下的吸氧量作为煤的自燃倾向性分级主要指标,将煤的自燃倾向性划分为以下三级:(1)自燃等级Ⅰ级:自燃倾向性为易自燃。常温常在条件下高硫煤、无烟煤的吸氧量≥1.00cm3/g干煤,褐煤、烟煤类≥0.71cm3/g干煤,含硫>2.00%。(2)自燃等级Ⅱ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常温常压条件下高硫煤、无烟煤的吸氧量≤1.00cm3/g干煤,褐煤、烟煤类为0.41~0.70cm3/g干煤,含硫≥2.00%。(3)自燃等级Ⅲ级: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常温常压条件下,高硫煤、无烟煤的吸氧量≥0.80cm3/g干煤,褐煤、烟煤类为≤0.40cm3/g干煤,含硫。

煤层风化带和氧化带的深度相同吗 在水、大气、热和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地壳上部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的过程和现象(见)。风化了的岩体工程地质性能劣化。因此,在工程地质实践中研究岩体风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一定岩体的风化程度具有由表及里逐渐减弱的规律。为便于有效地利用风化岩体,在工程地质实践中,根据风化程度一般将岩体的风化部分划分为3或4带。分带的多少因建筑物的类型、规模、以及各建设部门的习惯而不同。划分风化带的方法有多种,可大致归纳为 3类:①现场肉眼鉴定。鉴定的主要标志有颜色和晶面光泽的变化、较粗矿物颗粒的变异、裂隙发育程度、锤击的反响和手控的易碎程度等;②化学或矿物成分的分析鉴定。根据活动性金属元素的迁移程度或易风化矿物的变异比率判别岩体的风化程度;③物理力学性质的简易测试。主要方法有风化和新鲜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对比,弹性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同其在岩块中传播速度的对比,回弹仪测试和点荷载试验等。由于岩体中岩性的不均一性和断裂的存在,使岩体的风化带具有不同的结构。只有在岩性和断裂分布较均一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厚度比较均匀、符合由浅而深、风化程度逐渐减弱的正常规律的风化带。风化带厚度一般为数米至。

煤层气分布规律 1.煤层气富集规律与模式通过对国内外中高煤阶含煤盆地的研究发现,在大的区域背景下具有向斜富集特征。美国圣胡安盆地,在煤田或二级构造带具有这种规律,无论考虑煤阶的影响与否,在向斜的核部,煤层含气量都较高,呈现盆地边缘往盆地中心含气量增加的特征(图11-10)。中国沁水盆地也具有向斜富气的规律,该盆地剖面形态上为一个完整的复式向斜盆地,向斜部位含气量明显高于两翼。沁水盆地复向斜南部地层宽阔平缓,地层倾角平均只有4°左右,区内低缓、平行褶皱普遍发育,展布方向以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为主,呈典型的长轴线型褶皱。晋城地区煤层气分布普遍是背斜轴部含气量低,为5~15m3/t,特别是潘庄矿西部的马村背斜更加明显,而向斜轴部和翼部煤层含气量高,均高于15m3/t(图11-11)。图11-10 圣胡安盆地Fruitland组煤层含气量等值线图11-11 沁水盆地晋城地区地质构造形态与3#煤含气量关系O2f—峰峰组;C2b—本溪组;C3t—太原组;P1s—山西组;P1x—下石盒子组;P2s—上石盒子组向斜富气是构造演化、水动力条件以及封闭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煤层气向斜富集模式可以用图11-12进行描述,在一个区域向斜构造背景下,往向斜轴部方向,由于大气渗入水沿着边缘。

#煤层气#能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