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社矫人员成了脱贫致富能手

2020-07-20新闻5

7月15日,重庆市巫溪县检察院干警来到峰灵镇,对解除矫正人员小赵进行回访,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本报通讯员黄翼摄

“今年上半年,出厂纯玉米酒9000斤,毛利润能有6万元。”7月15日,在重庆市巫溪县峰灵镇一酒坊,小赵握着巫溪县检察院检察官杜克军的手,热情地介绍着厂里的生产情况。

看到小赵腼腆的样子,一般人想不到他是酒坊的老板,更想不到他是一名刚刚解除社区矫正的人员。这一变化,离不开巫溪县检察院在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中推行的“监督+帮扶”工作模式。为提高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质量,预防和减少矫正对象重新犯罪,该院根据社区矫正人员自身特长进行帮扶,有意识地引导其就业创业。小赵就是社区矫正人员自主创业成功的例子之一。

2016年,小赵夫妻俩因刑事犯罪被判刑,其中小赵被判处缓刑,其妻子被收监执行。社区矫正期间,小赵独自在家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因其处于缓刑考验期,无法自由外出务工,生活一时陷入困境,导致其思想消沉、情绪低落,对当地司法所的监管工作十分抵触,不愿参加集中学习和社区服务。

巫溪县检察院检察官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联合该县司法局、所在镇司法所为小赵制订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并多次深入村委会、小赵家中走访调查,对其进行谈话、训诫并加强心理疏导,鼓励其通过本地务工或创业增收致富。

“检察官说的创业问题,我认真思考过,希望能在本地开办一个酒厂,既能增加些收入,又方便我照顾老人和孩子。”面对检察官的建议和鼓励,小赵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获知小赵的想法后,杜克军积极帮助其联系创业资金,协助落实启动资金5万元,协调当地相关部门解决厂房用地并帮助办理经营手续。2017年12月,酒厂建成后,小赵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生产和管理上,但因为没有酿酒经验,生产的酒品质无法达到标准。

得知酒厂生产不达标后,杜克军也很着急。经过多方联系打听,检察官为小赵从县上请来技术过硬的技术员到厂指导生产,经过反复摸索,终于制成了醇厚绵柔、品质达标的纯粮食酒。

在检察官帮助支持下,小赵注重严控品质,并利用朋友圈等途径加强宣传、扩大销量。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酒厂产量规模翻了一番,还聘请了3名工人。

“上个月,我专门聘请了两名贫困户到我酒厂里做工,每月给他们2500元工资。”每当酒厂有新动态时,小赵都会与杜克军分享。

在事业步入正轨后,收入稳定的小赵也变得开朗自信,对待矫正工作也更积极主动,定期到司法所参加集中学习和组织的公益劳动,并主动提出要分享自己的酿酒技艺,带动更多的社区服刑人员自主创业。

“检察官采取教育帮扶、个性化矫正,既针对性地消除了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也为辖区的社会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巫溪县人大代表、峰灵镇党委书记张远平说。

今年6月底,小赵解除社区矫正,顺利融入社会。2019年以来,巫溪县检察院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培训3场90余人次,很多人和小赵一样重燃信心,开始了新生活。

(本报记者李立峰?通讯员杜波?张智勇)

#就业#小赵#人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