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宋朝军队的最基本组成兵制是什么 指挥营 厢军

2020-10-07知识11

古代军队的军衔及组成 唐朝为府兵制,分三等,1200人为上府,1000人为中府,800人为下府。府下300人为团,50人为队,10人为火。宋朝时禁军编制,50人为一队,2队为1都,5都为1指挥,5指挥为一军。

宋朝禁卫军编制 宋朝禁军的编制:上四军,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各分为左右厢,每厢各设三军,每军五指挥;殿前司的神勇、宣武、骁骑,各分为上军和下军,每军十指挥;宁朔和骁胜军,各。

宋朝的军制是什么?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宋代的官制和军制一直都是史学家的畏途,这里只能简单说说。宋代军制的基础是三衙和枢密院分别掌兵,这两个也是宋王朝最高的军事机构。先说说三衙,三衙是五代时期的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司”的变体,把 侍卫司分成马兵和步兵两部分,加上殿前司成为三衙。三衙的全称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三衙的最高管理者分是武官,共有九人,加以各种名号。三衙的职能,名义上是“总领中外师旅”,三衙主官在宋朝中前期也经常领兵作战,但是实际上,三衙的权力从很早开始就被不断剥夺,九名主将经常不能满员,而且经常由低级武将代理或由皇帝的姻亲充任。三衙管理的军队,是全国的禁军,宋朝的禁军就是正规军的意思。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但同时,宋朝又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确保武将不能专兵。更麻烦的是,宋朝的军制中规定,低级军官,只能接受自己直接主管将领的命令,其他的高级将领,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挥低级军官。这样一来即便是三衙的高级武将,权力极为有限。比如宋神宗时,开封的宫殿起火,一名三衙武将想调动一支军队去救火,但对方认为自己不归那人。

王安石将兵法具体内容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4 6079/answer/198874460以功授检校司空、魏博内外衙都将。唐末节度使的标配是500骑兵、2500步兵,但是各个节度使都扩招到二千骑兵,也。

宋朝军队的最基本组成兵制是什么

宋朝军营里面的等级制度是什么? 宋朝军队2113的建立、调动和指挥大权由皇帝5261直接掌握。其下4102军权三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1653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二》)。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 管军政、军令,制定战略决策等事。正副长官为枢密使、枢密副使,或称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一般由文官担任,依次宰相,却与 宰相对持文武二柄。南宋中期,规定宰相兼抠密位为定制。三衙,即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 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司),为中央军事指挥机关。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等武帅,分统全国禁军和厢军,其地位低于枢密院长官。率(帅)臣是禁军出师征战或戊时临时委任的统军大帅,官名为都部署(后改名都总管)、钤辖、都监等,统领当地分屑三衙禁军,事毕则罢*后又子路或州、府设经略安抚 使、经略快、安抚使等职为率臣,兼管较大地区军民内政,由文臣任 正职,武将任副职。军事行动一般须奉命于皇帝、宰相和枢密院。枢 密院、三衙、率臣,职权分割,上下相维,使军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此外,尚书省还没有兵部,主要掌管仪仗、武举、兵器、马政、地图等军 务事宜,兼学厢军、乡兵、土军、蔷兵。

宋朝禁卫军编制 宋朝禁军编制是五五制,主要分为厢(25000人)-军(2500人)-营(500人)-都(100人)四个等级,一厢管辖十个军,一军管辖五个营,一营管辖五个都,厢的最高长官为厢都指挥使,军的最高长官是军都指挥使,营的最高长官是营都指挥使,都的最高长官是都头,其中宋朝调动军队、调度方面军,是以营为基本单位的。宋朝禁军编制主要是三司机构,分别为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三司管辖马军为铁骑军和龙捷军,管辖步军为控鹤军和虎捷军,还有许多班直没列进去,比较重要的班直为御龙直和内殿直。总而言之,这四厢军队是宋朝禁军中的上四军,后周末和北宋初,总数达十多万以上,集结了北宋几乎所有的机动野战部队,周世宗和宋太祖就是靠着这只从唐末五代百年板荡历练出来的军队,消灭了一个个强大的敌国,北方燕云,收复二州三关,威慑契丹,逐步统一天下。而宋太宗和宋真宗也依靠这只当时最强的军事力量,粉碎了异族铁骑无数次的入侵。

宋朝时候的军衔 宋朝(960一1279)是在结束唐末五代割据纷争基础上重建的统一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阶段。其军制奠定于北宋初年,南宋相 承,但又有差异。北宋开国后,赵匡胤为矫治前代。

宋朝时期有多少兵力 北宋自宋太宗以降,养兵虽多,多而无能,固然有种种原因,其中有两条很明显的积弊,是众所周知的。一是“老弱者众,缓急又不可用”(《包拯集》卷1《天章阁对策》),在战斗中,“老弱怯懦之人,遇敌则先自败亡,非独先自败亡,适所以为骁壮之累”(《历代名臣奏议》卷219范镇奏)。二是编制严重不满员,“额存而兵阙,马一营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一、二百,而将校猥多,赐予廪给,十倍士卒”(《宋史》卷194《兵志》)。“额存”则朝廷仍须支付每营四、五百人的钱粮,“兵阙”则养兵费落入“将校”的腰包,因而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尽管土大夫们人言藉藉,可是宋廷到底不肯下痛革的决心。宋神宗和王安石针对这两条积弊,采取比较果断的措施,裁削冗兵和冗将。熙宁元年(1068),即王安石实行变法的前一年,宋神宗下诏:“诸路监司察州兵招简不如法者,按之。不任禁军者降厢军,不任厢军者免为民。(《宋史》卷194〈4兵志》)按北宋“旧制,兵至六十一,始免,犹不即许也”,宋神宗下亲笔手诏,规定军士“五十以上愿为民者,听之”,将退伍年龄提早十年以上,“免为民者甚众,冗兵由是大省”(《长编》卷225熙宁四年七月,《宋史》卷194《兵志》)。宋神宗和王安石还撤销厢,。

宋朝武将有没有百夫长、千夫长称呼的官职呢? 宋代武官没有正一品,所以从从一品开始,分别是:1、从一品:骠骑大将军。2、正二品:辅国大将军。3、从二品:镇军大将军。4、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5、正三品下:怀化将军。6、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7、从三品下:归德将军。8、正四品上:忠武将军。9、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10、从四品上:宣威将军。11、从四品下: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12、正五品上:定远将军。13、正五品下:宁远将军、怀化郎将。14、从五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56666品上:游骑将军。15、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归德郎将。16、正六品上:昭武校尉。17、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怀化司阶。18、从六品上:振威校尉。19、从六品下:振威副尉、归德司阶。20、正七品上:致果校尉。21、正七品下:致果副尉、怀化中侯。22、从七品上:翊麾校尉。23、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归德中侯。24、正八品上:宣节校尉。25、正八品下:宣节副尉、怀化司戈。26、从八品上:御侮校尉。27、从八品下:御侮副尉、归德司戈。28、正九品上:仁勇校尉。29、正九品下: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30、从九品上:陪戎校尉。31、从九品下: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扩展资料:。

#宋朝#宋神宗#历史#王安石#南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