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新装备保障解放军抗洪安全 5厘米腰带可瞬间变成救生圈

2020-07-20新闻6

图片说明:气胀式救生腰带 央视截图

东方网·演兵场记者夏阳7月20日报道:近日来,我国防汛形势严峻,多地发生了严重洪涝地质灾害,驰援抗洪一线官兵的生命安全,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今日播出的《国防军事早报》中,节目揭秘了一款高科技腰带,在保障官兵生命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官兵加装了一道保险。

图片说明:气胀式救生腰带 央视截图

如今,解放军官兵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直面水位上涨、岸堤溃破等一系列险情,极易发生意外落水甚至溺水的情况。在江西九江江州镇的抢险现场,央视记者看到空军航空兵某师官兵的身上,除了救生衣还在腰间系了一条5厘米宽的气胀式救生腰带。据官兵介绍,如果有人不慎落水的话,只需要拉开充气阀门,罐头的高压气体会将气囊吸收充满,变成围在腰间的一个救生圈。

不仅如此,各种科学高效的救灾技术在在此次抗洪中得到广泛运动,从气象水文预报到防汛监测预警,各类无人机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汛情随时在变化,精准的气象水文分析是科学高效开展抗洪抢险的重要依据。

例如在在东部战区支援江西地区抗洪救灾前进指挥所,气象水文席根据前方回传的图像,组织精确研判,及时对官兵提供技术指导。指挥所所长张小飞大校介绍道:“各部队能实时共享战区前置提供的水文站点、险工险段、抢险兵力部署及气象动态预判等各种精确保障信息和建议,能够更好地实现重点用兵、专业用兵、联合用兵。”

图片说明:气胀式救生腰带 央视截图

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各类先进手段,同样成为打赢防汛抗洪硬仗的助推器。江西省军区启用自主研发的智慧动员系统,实现动态更新全省1.8万余名民兵信息员上报的汛情灾害信息,为各级指挥组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并可以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快速实施救援。

在江西上饶余干县某处,第73集团军某旅侦察分队,借助无人机进行低空红外侦测时,发现一处隐藏在芦苇丛中的炮泉,他们一方面及时传送信息,一方面依托数据分析提供处置方法。该旅副参谋长姚平忠解释了此次无人机技术在抗洪救灾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成三维立体的工作图,可以供我们指挥员分析研判形势;二是对我们人员难以快速到达的区域进行抵近侦察;三是利用热成像,对炮泉等险情进行甄别。

图片说明:央视截图

无人机同样在民兵种得到应用,例如重庆市黔江区民兵无人机分队也利用个性无人机昼夜开展防汛空中巡查,密切关注水情和汛情变化。

#国内军事#军用无人机#抗洪救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