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由会计利润加可抵扣暂时差异 为什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或者-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020-10-07知识3

在所得税会计里面,无形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是什么? 共3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是由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当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当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产生递延所得税。

由会计利润加可抵扣暂时差异 为什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或者-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所得额等不等于会计利润总额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减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由会计利润加可抵扣暂时差异 为什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或者-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什么要记入税前会计利润,调增所得税额,请各位大侠详细的解答下~

由会计利润加可抵扣暂时差异 为什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或者-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会计处理上的联系与区别

为什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或者-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你之所以没有2113绕开这个弯,是因5261为你对时间点的理解有错误。什么是可4102抵扣暂1653时性差异,就是因为本期多交了,所以留到以后抵扣。这个理解你是对的,那本期怎么多交了,当然是加上就多交了,如果当期你就减去了,你以后还能抵扣吗?我这样一说你应该能理解了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本期没交,留到以后再交,本期没交,那当然要减去了。

求解简明易懂的所得税会计原理,怎么区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用很深的,就基础点的就行,关键是理解。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不同,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为什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因为超过税法扣2113除标准的广5261告费和5年内未弥补的亏损,都可以向以后4102年度结转,抵减以后年度的1653应纳税所得额,使得以后年度少缴税。所以应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体说明如下:本年税法规定应该扣除100元,实际计算利润时扣除了150元,那么在进行纳税调整时要调增本年应纳税所得额50,相当于本年要多交税,以后年度少缴税。本年多交,以后少交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年少交,以后多交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表内某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有关资产、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计税基础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税时应归属该资产、负债的金额,即资产与负债的实际价值。暂时性差异按照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其中应纳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会增加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具体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两种情况: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我想问下,公式中为什么要减去应纳税暂时 个人观点:会计和税法会产生差异,但有差异时要以税法为准,所以有时候让人很不好理解!建议你参考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938574.htm

为什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或者-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你之所以没有绕开这个弯,是因为你对时间点的理解有错误。什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是因为本期多交了,所以留到以后抵扣。这个理解你是对的,那本期怎么多交了,当然是。

#计税基础#财会#账面价值#利润#会计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