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柯伊伯带还有可能再发现大于等于冥王星的行星吗? 柯伊伯带行星排名

2020-10-07知识18

柯伊伯带中有比地球大的行星么? 柯伊伯带是一个小行星区,位于太阳系的尽头,那而既然被称之为小行星带,那么就不可能有比地球大的小行星。

柯伊伯带还有可能再发现大于等于冥王星的行星吗? 柯伊伯带行星排名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质量排名和体积排名是怎样的? 对于宇宙空间中的天体有一个最基本的分类:能自己发光的叫恒星,比如太阳;围绕恒星运转的是行星,比如地球;围绕行星运转的才是卫星,比如月球和一些人造地球卫星。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和火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比较密集的小行星带,在海王星之外还有一个天体很密集的区域,即柯伊伯带。矮行星之一冥王星就位于柯伊伯带之内。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体积来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都是很普通的。从体积的角度来看,如果认为地球的体积是1,那么其它天体的体积依次是:太阳1300000,木星1317,土星 745,天王星65,海王星57,金星0.86,火星0.15,水星0.056。可以看到,行星之中,木星的体积是最大的,土星第二。从质量的角度来看,行星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是: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最后顺便科普一下天空中的星星。一般抬头看见的星星里面大多数都是恒星,恒星一般都是一闪一闪的,因此 恒星的光在穿过地球大气时受到影响,亮度不是很稳定;但在合适的时间也可以在夜空中看到太阳系中的其它一些行星,它们的特点就是亮度比较亮,且光不会一闪一闪,因为它们。

柯伊伯带还有可能再发现大于等于冥王星的行星吗? 柯伊伯带行星排名

矮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有何区别? 矮行星是行星,柯伊伯带是小行星带矮行星(dwarf planet,亦称侏儒行星)是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会重新对太阳系内天体分类后新增加的一组独立天体,此定义仅适用于太阳系内。简单来说矮行星介乎于行星与太阳系小天体这两类之间,但会议后天文学家对此类天体定义仍有争论。一、定义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随后并把三颗已知的天体:冥王星、原为1号小行星的谷神星与柯伊伯带天体阋神星划入矮行星之中;而该会未来亦会把外海王星天体或者小行星带的一些符合定义的太阳系天体划入矮行星之列。与行星定义的不同处只在矮行星未能清除在轨道上相邻的小天体,因而使冥王星从行星改列为矮行星,因为它未能清除柯伊伯带上邻近的小天体,而矮行星将选自传统中被认为是较小天体的小行星。符合这一定义的包括:谷神星、冥王星(134340)、齐娜(2003UB313),总计三颗。柯伊伯带是。

柯伊伯带还有可能再发现大于等于冥王星的行星吗? 柯伊伯带行星排名

小行星带与八大行星的区别 小行星带(Asteroid belt)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统计得到,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由于这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主带,通常称为小行星带。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内,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形成了小行星带。这么多小行星能够被凝聚在小行星带中,除了太阳的万有引力以外,木星的万有引力起着更大的作用。小行星(asteroid)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布有小行星,这片地带称为柯伊伯带(Kuiper Belt)。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天体,那它的直径只有不到 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

#小行星带#木星卫星#科学#地球质量#八大行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