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汉惠帝死后,吕雉却哭不出眼泪,张良之子说了一番话,吕雉大哭

2020-07-20新闻17

汉惠帝刘盈去世的时候才二十三岁,那是公元前188年。

刘盈短命,和他母亲吕雉做的一件事有关。当初刘邦撒手西去,由于刘盈生性善良,又颇为懦弱,被尊为太后的吕雉总揽朝政。吕后一掌权,就开始对刘邦生前宠爱的戚夫人母子下手了。

配图

公元前194年,刘盈登基的第一年,吕后就强令戚夫人之子赵王刘如意进京,打算杀了他。刘盈试图保护这个异母弟弟,每天与他同吃同住,出去也带着他,吕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可是有一天刘如意贪睡,早上起不来,刘盈只好先去处理公务。等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弟弟已经死了,被吕后派人灌了毒药。

这件事对刘盈打击不小,可他不敢反抗母亲。没多久,吕后又命人把戚夫人的四肢砍掉,做成“人彘”,并且得意洋洋地邀请刘盈去欣赏她的杰作。刘盈一看之下,当场就崩溃了,大哭不止,因此害了一场大病。

戚夫人剧照

事后刘盈心灰意冷,对天下国家失去了兴趣,派人告诉他母亲说:这真的不是人干的事!天下归你了,我什么也不管了。

刘盈真的不玩了,自此刻意饮酒作乐,不理政事。他只不过想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生命快点终结。于是,汉惠帝刘盈仅在位七年就死了。

刘盈是吕后唯一的儿子,他还有个姐姐鲁元公主。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刘盈的葬礼上,吕后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伤心,只是干哭而不流泪。《史记》记载,“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

吕后的权力欲太强,世所共知。如果非要做出选择的话,为了权力,她肯定可以舍弃亲生儿子的。可是她已经大权在握,志得意满,而刘盈年纪轻轻撒手人寰。白发人送黑发人,吕后能不伤心吗?

应该说,吕后肯定是悲伤的。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有落实,让她无暇悲伤,也就哭不出泪来,只能干嚎。到底是什么问题,让她如此分心呢?有一个在场者看穿了吕后的心思。

这个人是年仅十五岁的留侯张良之子张辟强,时任侍中。葬礼上的群臣都发现了吕后的异样,却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只有张辟强悄悄地对时任左丞相的陈平说:“孝惠帝是太后的唯一的儿子,如今驾崩,太后却哭得不伤心,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张良剧照

陈平骚骚后脑表示纳闷:“别卖关子了,你倒说说看。”

张辟强说:“孝惠帝的儿子年幼,太后在担忧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尤其忌惮你们的威望。您不如向太后提议,让她的侄子们出任将领,掌控京师南北军,其他吕家子弟也都授予要职。这样一来,太后就安心了。”

张辟强一语道破了吕后的心思。因为吕后忌惮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的威望,担心他们拥立刘邦的其他儿子,导致自己的大权旁落。

陈平听了这话作何反应,我们稍后再讲。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张辟强为什么找左丞相陈平。而不是右丞相王陵,汉初的右丞相职权更大。

配图

一年前,丞相曹参去世,陈平和王陵分别担任了左右丞相。因为刘邦十分了解并信任王陵,临死前说过,将来他可以和陈平共同接替曹参的丞相职务。王陵对刘邦极其忠诚,脾气又耿直,根本不会去讨好吕后。所以张辟强的话只能给陈平讲。

陈平何等聪明之人,一点就透,认为张辟强言之有理。于是他向吕后提出重用吕家子弟。吕后一听大为高兴,放松下来,再看看死去的儿子,顿时悲从中来,哭得很是伤心。

尽管王陵坚决抵制分封诸吕,也无济于事了。刘盈下葬之后,吕后临朝承制,吕家的子弟平步青云,身居要职。不听话的王陵被吕后贬为太傅,陈平接替了右丞相一职,左丞相是吕后的亲信审食其,真正掌握相权的也是审食其。

当然,陈平、周勃等开国元老并非不忠于刘邦,他们同意分封诸吕,只是为了稳定政局的权宜之计。等到吕后去世,他们又消灭了吕家的势力,把皇权交还给刘氏。

再说张良的儿子张辟强,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果然不愧是留侯之后。侍中是皇帝的近臣,张辟强的职务也不低。他给陈平献计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大局考虑。如果不是吕氏掌权,张辟强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不过史书对张辟强的记载太少,为陈平献计之后,他就此失去了踪影。

参考文献:《史记》

#楚汉#君王皇帝#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