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目良青月科普:配镜后头晕不适的原因!新镜如何去适应

2020-07-20新闻4

最近接到一组调研,大多数配镜后的顾客售后回访时都反映配后的眼镜戴上会有些头晕和不舒适。

一开始以为是验光数据不准确导致的,但这些眼镜店都号称精准验光,验光数据也准确。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验好光,配好镜戴上后还是头晕难受,难倒还是眼镜的问题吗?

其实,大多数人去配镜的时候,多数配镜顾问会告诉你,刚戴上眼镜会有头晕不适的症状,有些眼镜店为了减少顾客头晕不适情况会故意把度数配的低一些,该配到1.0的配到0.8。

这就是给顾客配备了欠矫眼镜,欠矫眼镜是指佩带比应有度数低的眼镜,这样会使近视人群的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小于1.0)。

尤其儿童的双眼视功能尚不稳定,须有清晰的视觉及正确的用眼习惯来维持其功能稳定的发育。配戴欠矫的近视眼镜会让孩子不能得到清晰的视觉,从而视觉不能得到应有的发育,并且使其看近时用比正常少的调节力及集合力,长此以往会造成其双眼视功能下降,并引发视疲劳,近视增长加快等问题。

而宝目眼镜一直坚持给顾客配备足矫眼镜,很多视光行业专家及专业机构也表示: “在很多案例中,由于验光时欠矫导致配镜不合适,佩戴眼镜后的度数增长更快”。

所以为了眼睛健康,目良青月视光中心建议您配备足矫眼镜!

难道配镜后的头晕现象就不可避免吗?

眼视光行业专家表示:人之所以在配镜后头晕不适,抛开眼镜验配问题,其最重要的就是顾客还没有学习和使用这幅眼镜。

初次配镜或者高度近视患者配镜一开始身体都是会抗拒的,有的近视患者验光和加工所有数据都是准确的,所配眼镜也与验光处方完全符合,或者新眼镜和旧眼镜度数完全相同,但是新眼镜戴上仍会头晕。

这是因为旧眼镜在长期服务的过程中"改造"了他们的眼睛,有些人使用的旧眼镜已经严重变形,镜腿不在同一平面,镜片光学中心区与当时配镜所测量的瞳距就会有所偏差,眼睛慢慢适应了这种偏差,另外眼镜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吸收紫外线,接触油腻,干擦等等,镜片会发黄,有划痕,清晰度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即使是新眼镜与老眼镜的度数一致,也会觉得新镜片比较亮。两者相比较就会产生头晕不适。

快速适应小妙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宝目眼镜的专家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小妙招,可以快速帮你适应学习新配的眼镜。

01循序渐进法其实大多数人都需要度过新镜适应期,只是时间问题,快的确实几乎不需要适应,慢的6-10天。这和每个人眼睛的适应能力、新旧镜架的尺寸差异、新旧眼镜实际参数变化、等都有关系。年龄越大适应也越慢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高度散光,如果一次性增加超过50°散光值看东西会有凹屏、变形等现象。基本上适应周期要长。但一般都不会超过2周。

刚开始可以先佩戴之前的旧眼镜20分钟再佩戴新眼镜30分钟,让你的眼睛逐渐慢慢适应新眼镜,随后减少旧眼镜的佩戴时间甚至不戴旧眼镜,从而慢慢度过新眼镜的适应期。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且稳妥的方法,基本不会带来太多不适症状。

02静坐望远

刚配好的眼镜特别是功能性眼镜,专业眼镜店的配镜顾问都会让顾客在店内静坐半小时向远处眺望来慢慢适应,如果直接戴着走路会让头晕不适症状加深,眼睛也会抗拒反而不利于新镜的适应期度过。

新镜适应期最多10天,如果10天过后还是感到头晕不舒适,建议您尽快到原配镜店面重新验光来确定之前的度数是否准确。或者更换眼镜,这幅眼镜不适合您。

如果是屈光参差比较大的顾客,建议先配一个低度数的过度镜来适应新眼镜。

根据大多数人配镜后头晕不适的情况来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一下三种类型:

A:轻度头晕不适:

绝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因为我们人眼对一个度数或者一副眼镜会有比较深的依懒性,眼镜度数或者眼镜框架类型改变,我们人眼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般这种情况几个小时或者1-2天基本就会消失。

只要验光过程规范,这种情况是没有问题的,属于正常情况。

B:中度的轻微头晕不适应

一般新眼镜试戴3天左右,还是不能适应,

第一种情况:验光流程规范:一般是配镜者的度数增加比较多,降低度数可以缓解

第二种情况:验光流程不规范:可能存在度数或者散光度数不对,需要重新验光

第三种情况:加工出现问题,比如瞳距、散光轴向偏差过大 需要重新配镜

C:重度头晕 恶心 不适应

这种情况基本在验光或者加工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一般先核查加工是否出现问题,如果加工没有问题,需要重新验光来确定度数是否准确,通过试镜架试戴之后,重新配镜。

如果自己在配镜之后,出现头晕等不适应情况,需要做一个评估和适应。

如果适应一周之后,还是不能适应,需要重新验光配镜。

总结一下:

从上:试戴镜篇、中:定配篇、下:新镜适应篇,三篇文章向我们表达出:一副好的眼镜离不开验光、加工、适应这三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中的一部出错都会导致眼镜戴上不舒服,甚至需要重新验配。所以,选择一个专业的眼镜店是配一副好眼镜最关键的条件之一。

#五官疾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