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相念佛 一行三昧 真如三昧 谁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究竟是谁?

2020-10-07知识9

日光念佛三昧 不求念佛三昧自得念佛三昧

念佛禅的一行三昧 四祖所提倡的是“念佛禅”,就是《文殊说般若经》里讲的“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实际上是“念佛禅”。四祖提倡的念佛禅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修净土宗的念佛有所区别。净土宗的念佛是已经选定了一佛,而且在念这一佛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念佛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以后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净土。这就是我们现在修净土宗的一个根本目标。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是要我们自己来确定究竟是念哪一佛。你念释迦佛也行,念阿弥陀佛也行,念药师佛也行,念阿閦佛、成就佛都可以。四祖的念佛禅其根据是从哪里来的呢?首先是《楞伽经》第一品“一切佛语心品”。“一切佛语心品”,禅宗人的去理解和我们现在的人去理解有所不同。本来“一切佛语心品”是第一品,禅宗的人把它理解成了诸佛心第一,第一品就是把佛心—诸佛的心看做是第一位。所以根据《楞伽经》来确定了念佛禅的一个理念:诸佛的心是第一位的。诸佛的心也就是众生的心,众生的心也就是诸佛的心。第二个根据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般的就叫《文殊说般若经》。这部经主要是讲“一行三昧”,三昧是什么意思呢?三昧或者叫做定、正定、等持。等持的意思,就是要使定和慧。

请教怎样才是念佛三昧?简单说就是念佛念到都摄六根,一心不乱.念佛圆通章,念佛可分四种(一)持名念佛:闻说佛名,一心称念。(二)观像念佛:观佛像庄严,一心念佛。。

仁炟法师答:一行三昧念佛有什么特点 一行三昧,出于《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行三昧”念佛特点就是在于一行,就是行住坐卧,任何的状况,都保持实相念佛的正定状态。在念佛法门中,如今很少讲一行三昧念佛,因为末法众生善根福德因缘不具备修行一行三昧念佛,不契机。修行念佛法门一般都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和观世音耳根圆通念佛法门,在《楞严经》中文殊师利菩萨也高度的称赞了观世音耳根圆通念佛法门。

持名念佛就是实相念佛吗? 不是。“实相念佛”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来属于禅宗,但因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因此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及,所以在净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归禅门去提倡。“持名念佛”不论上中下根机,皆能念佛,若念到一心不乱,便能得三昧,所得三昧,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一法,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最深入民间的佛法。

什么是念佛三昧?

什么是三昧王三昧,念佛三昧? 三昧王三昧 首楞严三昧之别名 由此三昧都胜独超诸般三昧 经中赞云 一门超出之无上禅那。念佛三昧也是首楞严三昧之一,并此三昧于诸三昧中最上清静,于行中不论背舍次第超越。

什么是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禅观2113之一。5261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4102。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1653。分为因行、果成二类。(一)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二)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记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论卷七亦载,念佛三昧能灭除种种烦恼及先世诸罪。诸家所说此类三昧之相状、功能等虽皆通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三世、十方之异,并有法、报、应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据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神力,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为称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此亦称般舟三昧。又于文殊般若经,以专精修念佛一行,。

#文化#佛教#念佛三昧#念佛#一行三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