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在高压上桥臂电流检测中发挥低压高精度运放的性能 自举驱动上桥臂

2020-10-07知识7

IPM模块驱动电源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获得,各有什么优点?自举电容取决于哪些因素? IPM的几个地方需要供电,首先要看IPM需不需要隔离。如果采用隔离方式的话。还需要增加一个整形电路,这块电路一块采用专用芯片或高速74系列芯片。这个需要提供一个5V的供电。

如何在高压上桥臂电流检测中发挥低压高精度运放的性能 自举驱动上桥臂

全桥电路中,什么是高压侧桥臂什么是低压侧桥臂,为什么驱动上管和下管的驱动电压不一样?分别是什么? 因为上臂管的驱动与下臂管不共地。以MOS为例,它要求G-S上有8-15V的电压才导通。如果是下臂,与驱动信号是共地的,很容易实现G-S上有电压。但是上臂的情况不一样了,它的地与下臂是串着的,只有在下臂导通时,才“共地”了。而在下臂截止时,是悬浮的,G-S根本通不了电。加了自举电容后,相当于下臂导通时,给上臂的G-S给个电源,它与主电路是不共地的,(下臂一截止就断开)是独立的电压,与驱动芯片配合就能产有规律的导通与截止(PWM或者SPWM)。简单地说,自举电容是给上臂管供电的。所以,自举电容正极要串个二极管(而且要视频率看用高速管或者普通二极管)且电压要高于母线电压,以隔断与主电源的辅助供电电位。如果还有不明白请发问

如何在高压上桥臂电流检测中发挥低压高精度运放的性能 自举驱动上桥臂

如何在高压上桥臂电流检测中发挥低压高精度运放的性能 因为上臂管的驱动与下臂管不共地。以MOS为例,它要求G-S上有8-15V的电压才导通。如果是下臂,与驱动信号是共地的,很容易实现G-S上有电压。但是上臂的情况不一样了,它的地与下臂是串着的,只有在下臂导通时,才“共地”了。而在下臂截止时,是悬浮的,G-S根本通不了电。加了自举电容后,相当于下臂导通时,给上臂的G-S给个电源,它与主电路是不共地的,(下臂一截止就断开)是独立的电压,与驱动芯片配合就能产有规律的导通与截止(PWM或者SPWM)。简单地说,自举电容是给上臂管供电的。所以,自举电容正极要串个二极管(而且要视频率看用高速管或者普通二极管)且电压要高于母线电压,以隔断与主电源的辅助供电电位。

如何在高压上桥臂电流检测中发挥低压高精度运放的性能 自举驱动上桥臂

IR2110的自举电路是什么作用,不自举可以吗,直接将Vs接地 不行。因为上桥臂的MOS管要饱和导通,必须要在门极与源极间加一个适当的电压。一般约10V左右,才能使MOS管导通时的内阻达到其额定值。此电压高一点其内阻会小一点,但太高则会损坏MOS管。当上桥臂MOS管导通时,其内阻Rds很小,甚至只有1~2mΩ,此时源极的电压基本上等于电源电压,那可能远高于控制驱动回路电压的。造成门极电压不可能高于源极要求的电压,上桥臂MOS管也就不可以很好的导通了。解决的办法是,将上桥臂的驱动电路悬浮起来,Vs接上桥臂MOS管的S极,作为驱动电压的参考点。将自举电路中电容器在下桥臂导通时所充的电压(等于控制回路电压减去一个隔离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0.6V的电压)来提供对上桥臂的驱动,使上桥臂MOS管可以很好的饱和导通。不用自举电路是不行的。在要求上桥臂MOS导管通时下桥臂MOS管肯定是截止的,下桥臂MOS管的漏极D(即上桥臂MOS管的源极S)的电压,可能远高于控制回路的电压,若将Vs接地,不仅不能满足上桥臂MOS管导通的要求,甚至损坏上桥臂MOS管与半桥驱动IR2110.

igbt上桥臂驱动需要自举电压吗

自举升压电路的原理是这样的?

#电源#mos管#运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