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柯伊伯带 行星 柯伊伯带中有比地球大的行星么?

2020-10-08知识7

柯伊伯带之外有没有可能存在未知的大行星?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之外,有一片环形区域就像一条带子一样围绕着太阳系,这里分布着大量冰冻的小天体,被称为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一片环绕着太阳的寒冷空间,距离太阳。

柯伊伯带中有比地球大的行星么? 柯伊伯带是一个小行星区,位于太阳系的尽头,那而既然被称之为小行星带,那么就不可能有比地球大的小行星。

太阳系柯伊伯带有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吗? 由于冥王星已经被排除出行星的行列,所以天文学家现在又开始寻找太阳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不过,柯伊伯带中是不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柯伊伯带是位于海王星之外的一个小行星带,它与太阳的距离为30至50天文单位,它所在的平面与另外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很小。由于柯伊伯带中存在很多小行星,只要其中存在质量很大的行星,这些小行星的轨道就会受到行星引力的显著影响,我们在地球上完全可以观测到这种引力异常的现象,甚至也有可能直接观测到这颗行星。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在柯伊伯带中发现第九大行星存在的证据。在柯伊伯带天体中,冥王星的质量和体积均位列第一。尽管如此,由于冥王星无法用它的引力清除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所以它被划分为了矮行星。除了冥王星之外,柯伊伯带中还存在几颗比冥王星更小的矮行星,比如妊神星和鸟神星。如果太阳系中存在第九大行星,它不可能位于柯伊伯带中,而只能处在柯伊伯带之外,距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先前有研究指出,少数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轨迹似乎不符合理论预言,它们的轨道可能受到了其他大型天体的引力作用,这是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证据。如果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它可能是一颗质量为地球10倍、半径为地球3倍的冰。

矮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有何区别? 矮行星是行星,柯伊伯带是小行星带矮行星(dwarf planet,亦称侏儒行星)是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会重新对太阳系内天体分类后新增加的一组独立天体,此定义仅适用于太阳系内。简单来说矮行星介乎于行星与太阳系小天体这两类之间,但会议后天文学家对此类天体定义仍有争论。一、定义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随后并把三颗已知的天体:冥王星、原为1号小行星的谷神星与柯伊伯带天体阋神星划入矮行星之中;而该会未来亦会把外海王星天体或者小行星带的一些符合定义的太阳系天体划入矮行星之列。与行星定义的不同处只在矮行星未能清除在轨道上相邻的小天体,因而使冥王星从行星改列为矮行星,因为它未能清除柯伊伯带上邻近的小天体,而矮行星将选自传统中被认为是较小天体的小行星。符合这一定义的包括:谷神星、冥王星(134340)、齐娜(2003UB313),总计三颗。柯伊伯带是。

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的存在有什么共同特点? 比如有种说法是小行星带存在是因为存在木星这个巨大的行星引力,阻碍了小行星带聚合成为一个行星的进程。

柯伊伯带都算作矮行星吗? 都说是带了。自然不是行星了。柯伊伯带是现时我们所知的太阳系的边界,是太阳系大多数彗星的来源地。有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冥王星的大小和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的大小相约,所以冥王星应该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列,而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当作是冥王星的伴星。在距离太阳 40~50个天文单位 的位置,低倾角的轨道上,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片空虚,太阳系的尽头所在。但事实上这里满布着径从数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冰封物体,热闹无比,就是柯伊伯带。柯伊伯带上的这些物体是怎么成形的呢?如果按照行星形成的吸积理论来解释,那就是他们在绕日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互相吸引,最后黏附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天体,形成现在的样子。柯伊伯带是现时我们所知的太阳系的边界,是太阳系大多数彗星的来源地。有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冥王星的大小和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的大小相约,所以冥王星应该排除在太阳系的行星之外,而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当作是其伴星。柯伊伯带天体在内太阳系有四颗所谓的近地行星,火星处于最外层。再往外是由气体和冰构成的超大行星。再往外,才是埋没在大群小行星和彗星之中的由冰和。

柯伊伯带还有可能再发现大于等于冥王星的行星吗? 一,去年在读K,Btygin,M,E,Brwn,Astronm,j,151.22.2016时了解到距太阳60-1500亿km有个慧是仓库,也就是五十年前由吉纳德,柯伊伯提出的小星行带,故科学上称为柯伊伯带。二,冥王星PIuto运行在柯伊伯带的内缘边,所以科学家根据牛顿定律计算模拟,系与系,系与星,星与星的运行轨迹,引力大小等利学方法预测在柯伊伯带外侧应该存在一个比冥王星还大的星来影的整个带的运行!

柯伊伯带里有多少颗小行星 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早在上世纪50年代,柯伊伯就预言,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冰封的物体,它们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残留物,也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地。1992年,人们找到了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如今已有约1000个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直径从数千米到上千公里不等。许多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冥王星的个头和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大小相当,所以冥王星应该被排除在太阳系行星之外,而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视作其伴星。不过,因冥王星是在柯伊伯带理论出现之前被发现的,所以传统上仍被认为是行星。

#太阳系#柯伊伯带#九大行星#冥王星#小行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