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黄土渠道塌陷预测问题 老黄土的摩擦角

2020-10-08知识5

黄土渠道边坡稳定性问题 边坡稳定性问题2113是工程界及工程地质5261界争论已久的一个老问题,至今亦未4102获得解决。关于在黄土中修建路1653堑边坡的稳定性,国内已有不少人在从事研究。在黄土中修建渠道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基本上与路堑边坡稳定性是相同的。对已建成的渠道及路堑边坡破坏现象分析得知,边坡破坏方式一般有两种,即在大气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作用下产生边坡侵蚀及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和施工不合理而破坏了土体平衡条件引起滑坡现象。边坡侵蚀现象可以用施工措施上加以防治(一般采用打光和抹光法处理较有效)。如果设计上发生错误,则滑坡性边坡破坏在施工上是难以防治的。显然,要想保证所建的边坡稳定可靠,必须作出正确的边坡结构设计,即对边坡稳定性作出正确的预报。下面讨论边坡稳定性预测预报,这里所说的边坡稳定性不包括侵蚀方式边坡破坏问题,而主要是指滑坡破坏所产生的边坡破坏。到目前为止,研究边坡稳定性的一般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如下5种:(1)根据极限不平衡理论,建立严密的数学力学方程式的数学力学分析法:是由雷金(1857)首创,由前苏联B.B.索柯洛夫斯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此种方法在数学力学理论上是严密的。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发展到能够充分地反映。

黄土渠道塌陷预测问题 老黄土的摩擦角

路基边坡坡度怎么定? 边坡坡度应根据挖方深度、土质和地下水的实况进行确定。一般地讲,无地下水时,在天然湿度的土方开挖基坑(槽)不加支撑、不放坡的直立壁,不同土质的挖方深度最大值不得大于:砂土1米,亚砂土1.25米,粘土1.5米,特别坚实的土2米。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时,永久性挖方边坡,在天然湿度,层理均匀,不易膨胀的粘土、亚砂土和砂土内挖方,深度不超过3米,坡度为1:1-1:1.25;深度为3-12米时,坡度为1:1.25-1:1.5。干燥地区内土的结构未经破坏的干黄土及类黄土,深度不超过12米时,坡度为1:0.3-1:1.25。在碎石土和泥灰岩土内挖方,深度不超过12米时,坡度为1:0.5-1:1.5。深度在5米以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坡顶无荷载时,其最陡坡度:中密砂土为1:1,中密砂石为1:0.75,中密的碎石类土为1:0.50,老黄土为1:0.3,软土(经井点降水后)为1:1,硬塑的亚粘土、粘土为1:0.30。当坡顶有静载或动载时,其坡度应相应放宽。放坡可放成斜坡,或按施工需要放成阶梯形。扩展资料路基边坡指路基横断面两侧与地面连接的斜面。有路堤边坡和路堑边坡之分,是影响路基稳定的重要因素。边坡的形状在路基中常修筑成单坡形、折线形和阶梯形,每一坡段坡面的斜率以边坡断面图上取上下两点间的。

黄土渠道塌陷预测问题 老黄土的摩擦角

一、前言现代节能与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使黄土洞室受到建筑、规划、土工和第四纪地质界的关注。本文是研究黄土洞室的土体变形。黄土具有易开挖小洞、探井而又能保持不坍塌的特点。因此,可通过小洞和探井的开挖,预设量测点。当洞室开挖时,量测出洞室土体的变形规律。为综合评价黄土洞室的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二、工程地质条件本试验洞位于我国汾河流域的黄土高阶地的冲沟中。其地形如图1所示;进洞的层位如图2、3所示。以下作地层的外观说明。图1 地形地貌示意图图2 沿洞断面地质剖面示意图1.新黄土新黄土为灰黄色,属亚粘土型。大孔、虫孔及植物根孔都非常明显,在一些孔中含有白色条纹。质地均匀,结构疏松,抗蚀力低,常形成溶洞和缓坡。厚度一般在6~8m 之间。出露在地表,其上发育有一层现代土壤。2.老黄土老黄土主要特征是有几层从母岩中分出来的古土壤层。老黄土可以分为两类不同的亚层,即古土壤层和黄土状亚粘土层(母岩层),这两层常成互层,一般外观如下:图3 109洞沿洞轴线地质剖面示意图1)古土壤层:棕黄色,属重亚粘土型,大孔性退化,上部有粘土化作用,中部颜色变淡,有白色淋漓条纹,下部钙质富集成小结核,但不成层,结构密实,层次和。

黄土渠道塌陷预测问题 老黄土的摩擦角

土的主要工程性质有什么? 土的工程性质是在设计和建造各种工程建筑物时所必须掌握的天然土体或填筑土料的工程特性。不同类别的工程,对 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的研究重点和深度都各自不同。对沉降限制严格的建筑物,需要详细掌握土和土层的压缩固结特性;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工程,需要有可靠的土抗剪强度指标;土作为填筑材料时,其粒径级配和压密击实性质是主要参数。土的形成年代和成因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影响,不同成因类型的土,其力学性质会有很大差别(见土和土体)。各种特殊土(黄土、软土、膨胀土、多年冻土、盐渍土和红粘土等)又各有其独特的工程性质。除土的粒径级配外,土中各个组成部分(固相、液相、气相)之间的比例,将影响到土的物理性质,如单位体积重,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和孔隙度等。粘性土中含水量的变化,还能使土的状态发生改变,阿太堡最早提出将土的状态分为坚硬、可塑和流动三种,并提出了测定区分三种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的方法。从流动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液性界限;从可塑转到坚硬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称塑性界限。两者之间的差值称土的塑性指数,它反映了土的可塑状态的范围。拓展资料土的界限含水量和土中粘粒含量、粘土矿物的种类有密切关系。为反映。

#地面塌陷#边坡系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