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穆幼能属文

2020-10-08知识3

为什么“文”在谥号中属于美谥,而在庙号中属于明褒实贬呢? 简单来说,是因为第一个获得文宗庙号的皇帝不行。先说说谥号跟庙号,一般来说这两个都是在人去世后才有的,之所以说一般,是因为有例外在生前给自己预备好了,那就是魏明帝曹叡,他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上庙号烈祖。谥号属于普适品,起源于西周,在某个地位较高的人去世后,用一两个字高度概括其一生,以作盖棺定论。这种地位较高的人,包括君主妃嫔、诸侯大臣等贵族,不过后来泛滥的比较严重,一些大家族的先人也能获得子孙上的谥号,君主的谥号更是延长到二十余字,且均为美谥。美谥是谥号三大类别之一,表明这个谥号是对逝者赞扬的,除此之外还有表惋惜的平谥和表贬义的恶谥,恶谥的存在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使得君主在生前不敢乱来,生怕得个恶谥,可惜后来君权加强,没人敢给前任君主上恶谥,这个功能也就丧失了。庙号原本属于稀缺品,起源于商朝,专属于君主,是逝去君主神位供奉在太庙中所称呼的名号,最初只授予有功或有德的君主,有功称祖,有德称宗。功指开创之功,如建立王朝,德指守成之德,如创造盛世,到谥号越来越才且均为美谥的时候,君主自然都是盛世之主,庙号也就成了普适品,每个君主都有了。谥号在秦朝被废除,庙号在周朝即被废除,但汉朝建立后,把两者都拿。

穆幼能属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1)C 张说最终没有听从.竟:最终.(2)C“于是张九龄只好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错,根据原文“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可知,是李林甫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3)可以从才智、为官、智慧、风度几个角度概括,不能用否定形式表述;紧扣文本,文本范围外不算;字数不能超过15.(4)①德望:道德名望;劳旧:有功劳的旧臣.句子翻译为: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应该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劳的旧臣排在之后.②知:掌管;顾问:动词,偏重“问”,咨询.句子翻译为:当初,张说掌管集贤院事,经常推荐张九龄能够担任学士,来满足(预备、准备)(皇帝)顾视咨询.③进:进献;异:认为…不一样.句子翻译为:只有张九龄进献《金镜录》五卷,讲前代兴废的道理,皇帝特别赏识他,认为他与众不同.答案:(1)C(2)C(3)①才智:聪敏致远(睿智、才智过人、有才干)②为官:仗义执言(刚正、正直、耿直、敢于直言、敢于谏言、直言不讳);③智慧:先知先觉(目光长远、有预见性);④风度:风度典范;⑤知(识)人:与有才干者友善(交友有道)(4)①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应该把道德。

穆幼能属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C 李穆生性仁惠善良,文章学识之外,没有他参与的.豫:参与.(2)C C.连词,但是;A.代词,他/代词,这些事;B.介词,因为/语气副词,表示时间范围;D.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副词,是.

穆幼能属文

历史上为什么有些国君叫“哀”公?比如秦哀公,鲁哀公,郑哀公?

遗物是什么意思 遗物,古代或死者留下来的东西,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甲骨、简牍、石经、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详细解释1.谓超脱于世物之外。《文选·贾谊》:“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李善 注:“《鶡冠子》曰:圣人捐物。汉 傅毅《舞赋》:“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宋 苏轼《海月辩公真赞》:“故高举远引、山栖绝俗之士,不屑为之,惟清通端雅、外涉世而中遗物者,乃任其事。2.指古代或死者留下来的物件。三国 魏 曹丕《悼夭赋》:“感遗物之如故,痛尔身之独亡。《宋书·张敷传》:“至十岁许,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扇,乃缄録之。明 叶子奇《草木子·克谨》:“至正 初,扬子江 一夕忽竭,舟楫皆阁于涂中,露有钱货无数,盖是累覆舟之遗物也。吴组缃《山洪》一:“他的身体粗大,穿着泛成灰黄色的黑布棉袍-这是分得的阿爸的遗物。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这个地点地层清楚,遗物集中,动物化石也相当丰富。3.指他人遗失的物件。《南齐书·王敬则传》:“郡旧多剽掠,有十数岁小儿于路取遗物,杀之以徇,自此道不拾遗,。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每小题3分)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 1.C2.A3.B4.D5. (1)李穆以本州军粮不足为由,没有立刻听从命令,因此被免职。(关键词“阙”“即”“坐”,3分)(2)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啊!(关键词句“斯”“乃”、判断句,3分)

#千里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